【傳播驚報點】

春秋之筆 決定高官去留?

────司法記者的職業嗅覺讓多少官員下台

文/洪貞玲

回顧幾次引人注目的部長下台事件,包括前法務部長蕭天讚、前交通部長張建邦、簡又新及最近的廖正豪,不難發現,一旦落在司法記者手中的部長,通常不會有啥好下場……


法務部長廖正豪黯然下台,凸顯官場政治鬥爭的慘烈;而觀察媒體的表現,記者在程泉涉及強暴疑案演變至行政院院長、部長的政治倫理問題以來的大幅報導,似乎隱然導引著事件的走向。

 這次檢調界大鬥法,無可避免地成為司法記者表現的天下。回顧幾次引人注 目的部長下台事件,也不難發現,一旦落在司法記者手中的部長,通常不會有 啥好下場,包括前法務部長蕭天讚、前交通部長張建邦、簡又新等人。

難道是司法記者有過人之處,能用春秋之筆決定朝廷高官的去留?其實,這 跟司法路線採訪內容不無關係。政治人物除非基於職掌,否則若不幸和司法沾上邊,難免是貪贓枉法等醜事。涉及違法處境的政治人物,下場原本就堪憂。

而在面對官員違法事件,司法記者通常有不同於常人的邏輯。一名資深檢調 記者分析,一般人在未經判決確定前,是被假設為無罪的;但是司法記者通常 相信人性本惡,尤其是面對政治人物涉案,更無法相信當事人的自白,寧可一 層層抽絲剝繭找出當事人的罪狀。再加上媒體的新聞競爭,只要與當事人有關 的事件,很快地成為記者追逐的對象。因此,一件單純的貪瀆案件,到後來往 往會發展成醜聞,雪球愈愈大。這恐怕是涉案主角最無法承受之痛。

這樣一段分析,揭露了司法記者職業嗅覺的獨特處,也隱約可見媒體具有的議題設定、議題建構功能。因為類似案件滿足了幾項要件,包括事件主角的高 知名度、醜聞容易引發討論、事件發生往往不是一天兩天,有足夠的時間繼續 發展、炒作……。因此,在蕭天讚件中,新新聞刊出全國檢察官問卷調查,使 得蕭天讚往輿論批評的天平一端更加傾斜;張建邦涉及華隆案,成為台灣第一 個出庭的現任官員,很多人記憶猶新。結果是,這些部長在司法判決下無罪, 但早已壓不住輿論的浪頭,下台一鞠躬。

到了廖正豪下台事件,剛開始中國時報一則楊萬慶報案的錄音帶內容,引導 輿論強化程泉說謊甚至可能涉及強暴的走向;事件後期,聯合報獨家刊出廖正 豪已經向行政院方面表示辭意,輿論的焦點則集中到廖正豪下台與否。不管有 意無意、主動被動,新聞報導與事件發展、輿論走向產生微妙互動。

 當然,若要一再強調司法記者的關鍵角色,恐怕徒然淪為自我膨風。記者從 來不是掌握政治人物生死的判官,造成官員下台的主因往往是政治原因;但也 無須自我貶抑的是,司法記者的筆不折不扣有催化劑的作用。有誰能否認,在 號稱民主政治的台灣社會中,政治、輿論與媒體之間,確實存在著相生相剋的 弔詭關係。(作者為財訊月刊記者) {MW}


回第六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