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充電站】

「調片」文化中失掉的新聞攝影專業

文/黃義書


當下午時分,在攝影記者聚集的相館中,總有此起彼落的調片聲:「誰有一一九的照片?」、「有沒有握手的、舉手的?」甚至有電話調片。近來更方便,直接E-mail即可,連拿照片的路都省了。多少攝影記者每天就在這調片過程中,完成一天的「採訪」工作。

截稿在聲聲「調」

 或許調片有些許的無奈,但是否也有部分原因是出於自己的怠惰?解嚴前(三大張報紙),各報社只有一、二位攝影記者,卻要兼顧當日所有新聞。同業間基於情誼,常相互支援分配、共同分享所得,於是有了「調片」這變相產物(但這並非將調片合理化)。解嚴後,報紙增張擴版,攝影記者人數也增加了。各報從五、六員至三、四十員不等,調片的情況卻不曾稍減,大有超前之勢。這一前一後,攝影記者或報社主管意識到了什麼?

 調片的原因不外乎「漏不起新聞」,往往在新聞發生後,發現漏了圖片的主管常會下達「調片」指示。在前線的攝影記者為保住飯碗,只好出賣自己的人情去「借用」幾張。久而久之為避免麻煩,一旦漏了新聞,就先把照片調好「備用」。另一種則為掩飾自己的「不在場證明」,或是在場時運氣不佳、角度不對而沒拍到等等。然而如此「調片」泛濫的背後,報社主管、攝影記者與讀者又失去了什麼?

過度依賴調片有失專業

 就攝影記者而言,常態性的調片不僅扼殺自己的工作權,也扼殺了創意。在有三、四位編制的攝影組裡再加一個「調片組」,簡直就可媲美十一、二位攝影記者的工作量(人多並不表示就沒有調片情況發生)。報社在「要什麼照片,有什麼照片」的狀況下,攝影組又何需增加人手,或依現有人力來思考新聞取捨、圖片的使用呢?時日一久,成了定局,增加人手的機會或改變新聞取捨的可能都沒了。

 攝影記者在調片過程中,難免會有「反正不是我拍的,有就好」的心態,反而不看重照片內容的好壞。採訪時不到,調。沒拍到,調。工作態度變成「有」即可。然而,有創意的新聞攝影,猶如文字記者以獨特見解來闡釋新聞一樣具有挑戰性。挑戰與創意是驅使攝影記者不斷拍出好的新聞照片的動力,更是延續攝影生命的泉源。調、調、調,扼殺了這股動力、泉源。

 「既然調得到,幹嘛那麼辛苦呢?」過個二、三年,惰由心生,調片一再重複,時間一長就不知為何而戰,終至萌生去職轉業的念頭。幾年一輪迴,攝影記者的生態談何長進?

 攝影記者的新聞消息來源,一般除重大新聞或是有延續性的新聞外,常需要仰賴文字記者的通報與報社的聯繫。漏新聞的原因不外乎:文字記者漏了新聞、忘了通報攝影記者;或是通報了,攝影記者沒拍到、無法及時趕到或根本沒到。如報社主管正視此問題,不也是檢討漏新聞的最佳時機?到底是攝影與文字聯繫上的問題?還是新聞通報過程的不健全?抑或是攝影記者的怠惰與經驗不足?

 一味的用調片彌補今日破洞,反而失去檢討與經驗傳承的機會,以防止日後更大新聞的失誤,提昇新聞團隊的戰鬥力。一味的「調」,團隊士氣就這樣「掉」光了,更別說給讀者專業的新聞報導。如能因漏了一次而減少日後漏的次數,建構更完善的新聞通報系統,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莫讓調片扼殺創意

 各報社對新聞圖片,自有不同見解與使用方式,就如同新聞的觀點各異其趣。讀者在購買報紙時,除了希望能看到想看的新聞外,何嘗不也希望得到視覺上的驚喜,看到有創意的、能快速幫助了解新聞狀況的,或會心一笑的圖片呢?而不是花了二份錢,卻買到刊載著相同新聞圖片的報紙(明明是同一張新聞照片,卻是不同的署名),這又如何讓讀者相信我們的專業?

 不同構思所拍攝的新聞圖片,蘊藏著攝影記者的用心與巧思,以及對新聞的獨特見解。每日的新聞圖片中,有著視覺上不斷的挑戰及不可預期的震撼,這不正也是新聞圖片的可貴之處?攝影記者應在視覺挑戰的環境中發展,而不是在日益惡化的調片文化中沈淪。 (作者為勁報攝影組副組長){MW}


回第十七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