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十年篇】

解嚴以來編輯角色的重構

──從國家利益服務者到報社意識型態詮釋者
文/王崑義

解嚴後各報對編輯的忠誠度與專業的要求也日漸提昇。編輯選擇某一報社服務,除了應付溫飽,更須對報社表現出高度的忠誠,報社主管才敢交付重責。

民國七十七年報禁解除以後,十年來隨著社會的變遷,報紙已在市場化的導向中,從原初由國家所掌控的宣傳工具,蛻變成媒體經營者為迎合某些特定政治或利益團體立場的解釋工具,這使得解嚴前由國家努力創造共識的特定意識形態迅即土崩瓦解,報紙言論也蛻變成多元化意識形態的戰場。

 事實上,在社會民主的常態中,意識形態的領域,不只是它爭取文化霸權的來源,也是它爭取民眾支持的動力。因此在多元利益的呈現下,報社在面臨市場競爭,無法再扮演「全民」式的報紙,只好透過各種不同意識形態的詮釋,以獲取特定讀者的支持。

 這種市場的區隔,使得原先寄望報禁解除可以讓報社從業員更服膺於「新聞專業意理」的期望,不免又要落空。也就是說報社從業員在解嚴以前,因受到政治力的主導,不得不表現對黨或國家利益上的堅持,但解嚴以後,更多的報社從業員,也不得不轉變成對報社所區隔的意識形態做堅持,所以解嚴前報社從業員本質上是黨或國家利益的服務者;而解嚴後他們卻退縮為報社所設定意識形態的詮釋者。

編輯所受制約超過記者

 處在這個結構性變化中,編輯被納入報社的制度做為新聞的第二個守門人,他所受到的制度性規約,也超過記者的角色。報業經營者為了讓編輯能夠忠誠報社意識形態的詮釋,在新聞處理上不僅強化報社的團體規約,也賦予報社主管更大的權限,以確定報業政策得以充份執行,這就使得報社內部的編輯權旁落,編輯的角色反而只能忠實執行報社的政策,而無法表達私自的立場,也因此,解嚴以後編輯的專業性角色,雖然脫離國家政治力的主導,但實質上仍要受到報社內部「政治力」的禁制。

 在這個前提之下,解嚴以後編輯的角色被重新定位成:在知識上既精又博,在報紙的領域既新又活,在技術層次上既美又快,在事業的態度上既專又忠。

 所謂知識上的「既精又博」,是指編輯須具備廣博的知識與常識,隨時得以應付報社所交付的任務,相對的他也必須能夠充份掌握新聞的動態發展,才能有意識的在報社意識形態下,做解讀工作。

傳統新聞規則漸被打破

 事實上,自從台灣社會解嚴以後,社會的專業取向愈來愈濃,新聞所凸顯的整個社會結構的變遷也愈來愈顯著,尤其是在各種力量的勃發下,知識與社會的互動更加密切,因此涉及到結構變遷的軌跡,編輯如果沒有專精的知識可能會出現力不從心的窘境。所以現代編輯被要求捨棄文人辦報的習性,不應在標題上舞文弄墨,反而必須像個鬥士,隨時準備迎接來自各方意識形態的挑戰。

 其次是媒體的競爭愈趨向市場化,新的遊戲規則也不斷的出現,傳統所設定的一些新聞規則逐漸被打破,求新求變成了各報不斷追求的目標。因此,編輯已不能再固守於傳統規則,他應不斷的創新與活用新的規則,才能符合報社所要求的品質。

 在技術的層次上,台灣地區自從橫排走向的報紙出現以後,報紙版面的美觀與否,標題是否簡化了成各報的共識,傳統上階梯式的拼版方式,逐漸被間區式的版面設計所取代,報紙除了重視基本版型的設定,編輯也被要求須對自己所主控的版面能夠展現整體性的結構關係。因此,現代編輯必須能對版面做更多的事前規劃,而不能像傳統式的廚子觀念,來什麼就煮什麼。

 也就是說,編輯被賦予新聞的選擇權,他跟記者一樣必須在新聞價值上有一個特定的判準,並在版面的呈現上,能夠賦予新聞價值某一特定的意義。於是,編輯對新聞客觀性的原則,其實如同記者必須對新聞做某種特定的解讀,只是記者是用思辨性呈現,而編輯就必須以技術性來展現新聞意義的問題。

客觀背後隱藏意識型態

 另外,由於晚報市場被打開,晚報編輯在出報時間的壓力下,製題與拼版的時間被壓縮到最短,在求快的原則下,他除了必須做新聞意義的呈現,也必須在技術上追求報紙的美觀與靈活,因此,晚報編輯必須對技術的使用更為純熟,才能化解出報時間壓力所可能出現的誤差。

 在事業的態度上,由於各報的意識形態分明,編輯既然是做為意識形態的執行者之一,各報對編輯的忠誠度與專心的要求也日漸提昇。編輯選擇某一報社服務,除了應付溫飽的需求,也須對報社表現出高度的忠誠,報社的主管才能敢於交付重責,於是解嚴以來,報社從業員在選擇專業的展望上,不只考慮薪資的水平,報社的意識形態有時也是他抉擇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於上述角色上的重定,「專業編輯」已是愈來愈顯明的事,專業編輯不只是新聞的加工者,他在新聞的選擇、整理、設計與製作上,對於讀者的影響力,有將要凌駕於記者的角色,他所構築的「新聞架構」,表面上是對讀者做真實與客觀的呈現新聞事實,但經過價值判斷所加工後的新聞版面,讀者所獲取的訊息,常常是編輯在重視判斷之後的客觀,因此客觀的背後常常隱藏報社特定的意識形態存在。我們就以下面兩個標題來呈現之一事實:

     例1•
     (眉題)擔心名單曝光
              沒有簽名簿
              林洋港致詞全場屏息傾聽
     (主題)兩小時餐會、三百座客滿
              三官勝利廳頻聞萬歲聲!
              (聯合報79.3.5)
     例2•
     (主題)擁蔣餐會造勢,林蔣出席
              升高對壘情勢
     (副題)昨天有近兩百位國代參加
              三軍軍官俱樂部餐會八老
              整合行動面臨考驗
                (中國時報79.3.5)

 這兩則標題是第七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前,國民黨部份擁護林洋港與蔣緯國兩人搭擋競選造勢的新聞,新聞原本都是真寫描述餐會過程,但標題上聯合報與中國時報卻出現相當大的差距。

 原先在這個事件中,聯合報被外界認為是支持林蔣配的「非主流派」;而中國時報則被認為是站在雙李(李登輝、李元簇)配的「主流派」,編輯巧妙以預存立場取角下題,因此凸顯出報社不同立場的組合。

報社從業員的失落與無奈

 就聯合報而言,編輯在標題中使用事實描述,未加註解及批判,但主題中巧妙的嵌入「勝利」、「萬歲」字詞的組合,刻意引導讀者的視覺,無形中替林蔣造勢。因此整個標題粗看是事實描述,但編輯在文字的選擇上,卻設下事實判斷的陷阱。

 在中國時報方面,也隱含了某些的事實判斷存在。主題中的「升高對壘情勢」,及副題中的「八老整合行動面臨考驗」都展現了編輯的價值判斷,雖然用詞上仍以事實為基礎,但這兩句卻明顯顯現編輯對雙李配在林蔣配造勢成功後所出現的隱憂。編輯表面上是以事實判斷為基礎,但事實判斷背後仍是某種預存立場在作業。

 從這樣的例子可以看出,解嚴以後報紙雖然努力追求新聞的客觀事實,但在報社意識形態的限制下,不管是記者或編輯都有意或無意的選擇站在報社的立場上。因此若把新聞客觀事實做為工作上服膺的最高價值,那麼新聞從業員恐怕會有更多的失落感,這也是解嚴前後,報紙從業員共同的無奈。 (作者為資深編輯、世新大學新聞系兼任副教授){MW}


回第三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