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言人心聲篇】

陳文茜:對我很友善的男記者被嘲笑有「戀母情結」

文/陳雪采

陳文茜:美國媒體如果知道記者與採訪對象有對立、主觀報導或介入權力鬥爭的情況,一定會將記者調線,如果有利益輸送也一定馬上開除,但台灣卻沒有處理……

於今年初離職的陳文茜,在擔任民進黨文宣部主任不到兩年時間中,與媒體的互動頻繁,她在談到與媒體記者的互動時開玩笑地說,沒什麼男記者追求她,惟一對她很友善的一位男記者的「下場」是:被同業和上司嘲笑為有「戀母情結」。

 而她也從未送花給男記者,倒是常吃一位男記者的蔥油餅,因此她的體重是「不當利益輸送」造成的。

情商「獨家」變「通稿」

 陳文茜說,回想起來,她跟媒體記者如果有超越專業範疇的舉動,就是部分電子媒體記者在訪問她前會先提醒她撥撥頭髮、補個妝或換件外套,或是在她臉上長痘子時鏡頭拍遠一點,大體而言,這是他們體念她「年事已高又愛漂亮」的善意舉動。

 此外,部分與她較有交情的平面媒體記者,有時會在她的請託之下,將獨家變成通稿,因此偶爾他們的長官會打電話向她抱怨,為什麼他們的獨家會在別的報紙出現。

 這主要是因為她考量到有些新聞,譬如許信良決定不尋求連任黨主席,如果是少數報紙的獨家,可能會造成一些負面效應,因此才會拜託跑到新聞的記者將新聞pass給別人。

 陳文茜說,她碰到的大多數採訪記者都相當專業,有些記者會淡化負面新聞,但也有記者會把無關的事寫到她頭上,這裡面可能是有個人好惡,一樣米養百樣人。遇到少數不友善的記者,她會努力溝通,不會利用職權譬如故意漏新聞來報復、杯葛,不過仍有少數記者主觀的敵意很深,這也沒辦法。

 陳文茜說,民進黨派系立場鮮明,某些記者甚至扮演介入權力鬥爭或傳話角色,也有些報導擴大了衝突,這是她有時會碰到的狀況,至於個人的利益衝突則較少發生。

不曾以獨家換取善意報導

 陳文茜認為,記者對採訪對象難免有好惡,她是媒體寵兒型的政治人物,除了電子媒體的鏡頭會體諒她年事已高皺紋已多,有些胡言亂語平面媒體記者也會過濾掉,這是難免的互動過程,她不認為這是「利益輸送」;利益輸送應是她以文宣部主任職權給記者新聞或金錢利益,但她不記得曾以新聞操作給某人獨家來交換善意的報導。

 反而在修憲時第一次黨對黨談判,記者找她查證時間地點,她發現中時的時間錯地點對,聯合的時間對地點錯,自由的時間地點都對,於是她知道國民黨把獨家給自由,所以她故意主動把正確的訊息告訴所有媒體。

 陳文茜說,她不知道什麼才是「利益迴避」,不過她不會把文宣稿給某些記者去承包,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即使平常跟某人是朋友也不會如此。

 她並開玩笑地說,一位男記者在她的小狗生病時給予正確的治療建議,救了小狗一命,因此是她的小狗的「乾爹」,不知道這算不算利益輸送?

美國新聞界的高度自律

 與美國新聞界頗有往來的陳文茜比較兩地差異,認為台灣的新聞訓練不好,事實與評論會混在一起。

 陳文茜說,她有一位在紐約時報工作的朋友,與採訪對象吃飯時,從不讓對方付錢,但她剛回國時與台灣記者喝咖啡時沒請客,人家還以為她小氣。

 而美國的報紙如果知道記者與採訪對象有對立、主觀報導或介入權力鬥爭的情況,一定會將記者調線,因為這已妨礙了報紙的公平性,如果有利益輸送也一定馬上開除,但台灣卻沒有處理。

 她認為台灣有些專欄不止謾罵、刻薄,更到了杜撰的程度,完全缺乏新聞公信力,但竟還高舉新聞自由大旗。

 陳文茜說,過去她曾有進入紐約時報的機會,但條件是不能跑中國、台灣或香港的新聞,因為他們認定她會有主觀的預設立場,最多只能跑新加坡,她無法接受故作罷;反之,台灣卻常出現跑那個黨派的記者,政治立場即傾向那個黨派的現象。

緋聞案的公私領域界線

 此外,陳文茜認為,美國對資深記者的培養和尊重是台灣比不上的,而且美國記者的平衡報導比台灣深刻多了,台灣常是人家罵她,記者強迫她要回應,對平衡報導的認知太過浮面。

 不過她也認為,台灣解嚴和開放報禁十年,需要再給新聞界時間,社會對記者的要求類似對公眾人物的要求,這是期待高要求也高所致,台灣記協也是這幾年才培養起來,台灣已逐漸形成新聞公信力的標準。

 對於黃義交與周玉蔻風波,陳文茜認為這是私人的事,別人無權說什麼,她說,即使兩人交往時周玉蔻是採訪黃義交的記者,只要周有專業能力也無所謂,這件事後來扯到黃義交與女記者的關係,這只有當事人知道,利益輸送必須有證據,外界不能以「宋楚瑜用美男計攏絡女記者」來下定論。 (作者為新聞工作者) {MW}


回第四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