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經紀篇】

「潘董」的一天

──潘小俠自組攝影工作室、兼任歌手經紀人實錄
文/蔡慧琳

「潘董」對金門王和李炳輝照顧得無微不至,大至表演通告的安排和接送,小至連小解都要陪著去,自己沒空也會讓助理陪著去,他才放心……

果你是新聞圈內人,尤其是拿照相機的,你一定聽過曾是自立報系攝影記者的「小俠」這號人物,但是有的人愛叫他「大俠」,因為他看起來像個武俠小說中的人物。而他用在媒體上及藝術界的名字是「潘小俠」,別名的知名度高,本名「潘文鉅」卻少有人知。

金門王、李炳輝叫他潘董

 去年「金門王與李炳輝」的「流浪到淡水」唱片大賣,發掘他們倆人的潘小俠更是聲名大噪,可謂名利雙收,終於完成多年心願自組「飛魚工作室」,以紀念自己投入近廿年的蘭嶼原住民文化保存工作。而金門王和李炳輝都叫他作「潘董」,與過去浪漫不羈的形象不可同日而語。

 「飛魚工作室」去年底開張,不按牌理出牌的潘小俠,當天的慶祝活動竟然是在工作室樓下的和平東路人行道上烤起山豬來了,確實有夠「原住民」的,也實在夠炫,不比愛搞怪的台北市長陳水扁遜色呢!  

從攝影記者到歌手經紀人

 原本邀約小俠作專訪,要他談談離開新聞界的心路歷程,但是當我全程見証「潘董」忙碌的一天之後,我終於明白,與其要小俠這種浪子性格的人正經八百回顧過去,不如讓他以這一天現身說法,其中自有不當記者的充分理由,足以提供正想與不想離開新聞界的同業咀嚼思考。

 話說潘小俠自從變成「潘董」之後,生活作息雖未有太大改變,但是從過去單純的攝影記者變成暢銷歌手的經紀人,一開始還是難以適應;記者要起早趕晚忙於追逐新聞,經紀人則要陪兩位殘障歌手南北奔波作秀,二者相同的是辛苦依舊。

●一九九三年,台北尊嚴,「藝名」比本名還要出名的潘小俠,自己拍下最浪蕩虛無的模樣  照片提供/潘小俠

 「金門王與李炳輝」在北投、淡水一帶走唱多年,去年經過潘小俠和音樂人陳明章發掘而灌錄唱片才大紅大紫,甚至紅到美國、日本去。今年二月初,日本NHK電視台想要製作一個由「金門王與李炳輝」為媒介,讓日本年輕一代了解台灣的專輯,特地前來台北拜會小俠,溝通製作內容。

 筆者約訪小俠時,剛好碰到NHK導演白木芳弘和ASIA PRESS駐台人員柳本通彥到訪,因此見識到日本人的嚴謹工作態度。

 經紀人的工作並非每天都多彩多姿,為了接待日本訪客,「潘董」有個充實的一天。  

「潘董」的攝影作品

 二月七日中什,小俠帶著兩個才剛睡醒起床的寶貝兒子,從新店住處來到羅斯福路與和平東路交叉口的工作室,超過一點鐘了,父子三人都還沒有吃什飯,孩子喊肚子餓,小俠趕緊跑到對面去買了兩碗湯,自己也隨便吃點東西。兒子放寒假期間,到工作室玩耍打電動,甚至上小提琴課,偶而看看卡通影片,不忙的時候,基本上小俠的作息就是這樣。

 一點半就接到電話說那兩個日本人馬上就到,小俠顯得有點緊張,一會兒交待助理準備資料,一會兒想著待會兒要送他們什麼見面禮,同時打電話給金門王與李炳輝,要他們趕來和日本訪客見面。

 一個小時過去了,被周六交通阻塞在路上的白木和柳本終於姍姍來遲,還有一位義務翻譯的謝小姐也在隨後趕到。四人第一次見面,自是寒喧一番,對於懸掛在工作室內的小俠攝影作品甚為好奇,當天展示的作品就是「茶室劇照:金門王與李炳輝的走唱生涯」。現場還有一件花了十幾萬從蘭嶼買來的獨木舟,色彩鮮艷奪目的圖騰別具特色,也引起日本訪客的興趣。

工作室飄盪原住民酒香

 為了禮遇遠道的訪客,小俠端出來的第一份見面禮是「金門王與李炳輝」的CDk「流浪到淡水」,鄉土氣息的唱腔流暢動人,日本人聽得出神,剛好金門王和李炳輝先後趕到,主角一來吸引所有目光,小俠藉機介紹和「金門王與李炳輝」結緣的故事,還播放一部由超級電視台「調查報告」節目製作的單元影片,讓NHK工作人員從另一個管道了解「王仔和輝哥」。

 第二份禮物是原住民的小米酒,香醇酒氣迷漫整個工作室,從沒喝過這種東西的人也會為它的香氣著迷,日本人還說比日本清酒好喝呢!

 小俠的第三份見面禮是播放鄒族音樂,它的樂音澄淨,與「王仔和輝哥」帶點滄桑的歌聲大相逕庭。小俠解釋鄒族的歷史和它的音樂,兩個日本人也聽得起勁;對於小俠十八年來投入蘭嶼紀錄拍攝工作相當感佩,小俠特別準備幾本自己出的書給他們留做紀念;聊著聊著,拿起用竹筒當酒杯的小米酒一杯一杯乾下去,彷彿置身山區體會原住民的酒國文化,不知不覺多喝了幾杯,有人開始暉了,泡個茶來喝吧!

開賓士車流浪到淡水

 為了讓白木和柳本了解「金門王與李炳輝」的走唱生涯,小俠認為應該走一趟淡水,一行人提前到永康街吃客家菜,為什麼選擇客家菜?原來是在台灣已經住十一年的柳本推薦的,道地客家菜,吃得好過癮。

 餐廳裡來了兩個「明星」,服務員頗為興奮,看見金門王和李炳輝時,用餐顧客紛紛低聲交談「那是金門王?」、「那是李炳輝?」。沒有一般看見偶像歌手時的狂熱反應,應該是這兩位殘障歌手早已習慣的事,兩人離開餐廳在路旁等候時,路人也投以好奇的眼光,頻頻回頭觀看,像是要確定自己的判斷正不正確,還好兩人看不見路人的反應,反而是我們這些明眼人不知所措。

 晚餐結束後,小俠和老婆各開一部賓士車把一行人送到北投。

 小俠預訂的茶室就是李炳輝早年那卡西駐唱的「春梅茶室」,老板娘把最大間的房間留給我們。生平第一次進入茶室的筆者,好奇地直往每個房間瞧,聽到客人唱得好大聲,第一個感覺是很像過去老舊的卡拉OK時代,但不同的是客人都在自己的房間裡娛樂,有點像KTV,又沒有那麼高級,有的房間小到只能坐二、三個人,如果有小姐陪坐,一定擁擠不堪,不過,據說,來這種地方玩樂的男人就喜歡這種感覺。

淡水茶室風情

 淡水的茶室大概有一百多家,但是小俠說,只有四家是合法營業的,「春梅茶室」是一家,金門王過去駐唱的「夜梅花茶室」也是其中之一。一般的酒店,「妹妹」都比較年輕,淡水茶室的小姐則大多年長許多,長像平凡外,穿著打扮也與常人無異,和酒店妖嬌的「公主」比起來真是遜色多多。

 兩個日本人一直問,到茶室找樂子的人是喝茶多還是喝酒多?小姐們的回答是「隨客人高興」,她們強調,「小姐的任務是陪客人聊天、喝酒、喝茶」。但據私下了解,任務並非如此單純,也許合法的茶室還顧忌法令,非法營業者早已色情泛濫;就算在「春梅」,客人喝酒喝到起肖 ,把小姐的內褲脫掉都是常見的事。

●一九九八年二月,日本NHK電視台製作人白木(右)來訪,展開「潘董」忙碌的一天。攝影/林惠滿

 當晚除了小俠所帶來見識茶室風情的兩個日本人及金門王、李炳輝以外,在場的還有小俠的老婆、李炳輝女友、負責翻譯的謝小姐、小俠助理及筆者,後五人是女姓,於是,當晚的聚會因而收斂很多,連平常喊拳的場面都不得見,大家只是嗑著瓜子、喝著陳紹,閒話家常。

 白木非常敬業,一直詢問金門王和李炳輝在淡水走唱的緣起和歷史,一邊做著筆記,不時還會被櫃檯刺耳的廣播聲打斷。「娟娟,娟娟,十二番的對檯」(小姐轉檯十二號房間之意),有時小姐在某個房間一時離不開身,廣播櫃檯的人會在擴音器中催駕並且罵人,聲音之大,用語之粗俗,嚇得第一次光顧的我們張嘴咋舌,真是開了眼界。  

不拘泥歌手形象

 在小俠的攝影及繪畫作品裡,茶室佔了相當大的份量,這次「飛魚工作室」開幕就是以「茶室劇照」為主題,顯示他對茶室風情的獨特感情,而茶室也是十年前讓他和金門王、李炳輝結緣的地方。

 從年輕時起就在茶室走唱打滾的金門王和李炳輝,在「春梅茶室」裡完全展現他們的真性情,和「小姐」玩得不亦樂乎,有一個「幼齒」小妞纏著金門王不放,看得我們這些局外人都有點不好意思,小俠並不加以干涉,因為他認為那是他們的自由,非工作時間沒有必要太拘泥於形象,何況他們原本就不是靠形象出名的。

 雖然沒有機會讓他們使出看家本領k「那卡西」(今天純粹來消費,不是來賺錢),房間裡仍備有卡拉OK助興,只不過唱了三首歌,機器就故障了,要聽二人的歌喉還是聽CD吧!

 小俠在回家途中偷偷跟我說,以前到茶室,很喜歡給小費,雖然一次給的都不多,但是獎勵陪客小姐和送毛巾的歐巴桑是必要的禮數,但是那天因為有老婆在,不敢太囂張,只在結帳時一併總結小費,確實省了不少錢。由於多了小姐的坐檯費,即使沒附

 餐點,四千出頭的消費比台北的KTV還是貴了些,不過比一般酒店的費用則便宜多了。  

無微不至的「潘董」

 「潘董」對金門王和李炳輝照顧得無微不至,大至表演通告的安排和接送,小至連小解都要陪著去,自己沒空也會讓助理陪著,他才放心;雖然外表仍是不修邊幅的模樣,但一切以二人為重的用心,處處可見。

 但在「春梅茶室」時,只見金門王和李炳輝出出入入好幾回,未見小俠趨前照顧,原來「他們在春梅好比在自己家灶腳,根本不用我們外人擔心」。

 為慎重起見,資料收齊且已談過數回的白木仍與小俠約定,隔天星期日要和他們一同下高雄看金門王和李炳輝作秀的情形之前,要在淡水再次個別訪談二人,以完整了解兩人的背景和故事,同時也約定在二月底到台灣進行拍攝作業。

 日本人的敬業精神,小俠自是全力配合,也希望台灣的電視製作單位向日本人看齊,才能真正提昇品質。

 約會敲定後,每天早睡早起的李炳輝先行告退,金門王也決定到朋友家繼續喝茶聊天,分配好車子就啟程回台北。白木、柳本和筆者坐小俠的車,平常對路況相當熟悉的小俠,不知道是酒喝稍多還是潛意識作祟,竟然走岔了路,從淡水開到北投去了,本來想迴轉回頭找路回台北,靈機一動問兩個日本人說「你們想不想洗溫泉?」  

終於搞懂日本人要什麼

 雖然翻譯人員不在車上,會講中文的柳本馬上為白木翻譯,經過五秒鐘商量,兩人靦腆地表示想去的意思,小俠馬上帶我們到他朋友開的「阮厝」餐廳,吃宵夜兼泡湯。

 由於是禮拜六周末夜,排隊等候洗溫泉的人很多,本來小俠想利用和老闆的關係插隊,但排隊的人實在太多,只好一邊吃宵夜一邊等,小俠點了幾道清淡可口的菜色,其中有一道燙地瓜葉,白木和柳本似乎不知其為何物,小俠耐心的訴說著地瓜葉的種種,說它是日據時代清苦台灣的產物,過去給豬吃的東西,現在卻變成餐桌上的珍饈,日本人讚不絕口。

 三聊四聊之下,小俠終於明白日本人想製作什麼樣的節目,原來他們想透過金門王和李炳輝的歌聲和故事串場,讓該國的年輕人了解台灣的歷史轉變和與日本的關聯,並且探討為什麼像這樣的歌手會迅速竄紅,而且,破例地用上下兩集製播,可見其重視程度。

 對於日本人的嚴謹,小俠再次感到佩服。  

隨興兼預謀的一天

 北投「阮厝」只有兩個溫泉池,我們等了兩個小時終於有空池,柳本竟然提議大家一起洗,包括筆者這名女子在內,我當然是搖手大聲說「不」,沒想到他接著說「那,我幫你洗」天哪!日本人男女共浴的習慣,在台灣怎麼行得通?當然還是婉拒他的邀約。

 小俠說,他小時候住在士林,可以說是洗溫泉長大的,他現在也常常找機會泡湯,他推薦「阮厝」的湯非常棒,料理又別緻。所以我認為,熟門熟路的小俠會走岔路,很可能是早有預謀,只是當晚老婆在場才不便提出罷了。

 在小俠工作室喝完原住民小米酒之後,晚餐喝陳紹配好菜,到淡水茶室又換喝黃酒,吃宵夜時又改喝金門高梁。幸好酒量了得,否則喝混酒早就掛了。

 洗完溫泉精神更好,幾個年輕人教兩個日本人划拳,玩到半夜兩點半才打道回府。完成一個充實的一天行程。 (作者為資深新聞工作者,曾任自立報系記者) {MW}


回第四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