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時代】

網路革命打造「超媒體」

──依閱聽人需要「量身打造」的新媒體
文/陳正然

結合資訊科技的新媒體,可輕易滿足讀者「個殊化」的需求,每天透過網路為個別讀者量身訂製一份專屬報刊……

腦網路的發展雖然早在50年代冷戰時期即已出現,但當時只是作為軍事作戰的通訊系統之用,與一般人的生活並無干係。直到九○年代,「全球資訊網」(World-Wide Web)出現後,情況突然改觀。

 WWW是一個關鍵性應用界面 (killer application),它簡單易學、跨作業平台的特質,讓資訊科技的成果迅速入侵社會日常生活得各個層面。WWW的出現,正式宣告「資訊社會」的來臨!結合資訊科技與通訊科技的「網際網路」也成為引動跨世紀社會變遷的重要指標。

嶄新媒體經營典範

 因此,這波的網路革命(Weblution)有一個重要的社會意涵,就是「資訊」已經變成是「策略性」的資源。它不僅重要不可或缺,更將改變社會其他資源的運用形態,進而改造(Restructuring)廿一世紀中,教育、經濟、政治、通信、工作等生活領域的運作型態。其中媒體的經營型態更是首當其衝。

 如果我們觀察這幾年網路發展的趨勢,便不難發現,這一波的資訊科技對媒體的衝擊,已經不再只是提供一個好用輔助性工具的層次,而是提供了一個嶄新的經營典範。

 各種不同型態的媒體,在過去數十年的演變下,其「領域」已經相當「定型化」,彼此雖然存在有競爭關係,但卻是井水不犯河水,各有生存的空間。

 但是,具「超媒體」(hypermedia)及超本文(hypertext)特質的網際網路出現後,情勢突然改變,網際網路似乎提供了一個打破舊有分工體制的契機。過去來自於影音文字等傳播特質的藩籬,不復存在。我們可以在閱讀文字報導時,同時看到影片,聽到聲音。於是美國的主要媒體一九九五年夏天起,便紛紛環繞在網路相關運用上做「垂直」的整合經營準備。而此種垂直整合「配套」的原動力正是資訊網路科技。

 過去的媒體傳播多是一種單向「廣播」的形態,對象是不特定的廣大閱聽大眾。媒體工作者往往會依自己的「專業知識」決定傳遞什麼資訊給閱聽大眾,閱聽大眾在整個傳播過程中,其實相當弱勢,往往只是被動接收者。但是結合了網路「即時卻非同步」(real-time but asynchronized)的特質後,閱聽大眾在傳播過程中卻可以變成主動的資訊接收者。

 以平面媒體來說,過去,讀者早上收到一份報紙,第一版放些什麼東西,整份報紙有些什麼內容,讀者毫無置喙餘地,我們必須接受記者及編輯的「專業判斷」。但是結合資訊科技的新媒體,卻可輕易的滿足讀者「個殊化」的需求,每天透過網路為個別讀者量身訂製一份專屬報刊(有興趣者可參見洛杉磯時報http://www.latimes.com)。

超值服務與雙向互動

 另外由於網路背後的數位化概念,將使得媒體可以輕鬆的提供許多加值的服務。例如閱聽大眾可以透過搜尋的介面,選取某一特定主題的報導,(當然也就可以主動地忽略其它沒興趣的主題),這樣的傳播管道的變動,必定影響資訊服務的形式,進而改變傳播的質與量。

 再者,過去的媒體傳播其實是相當單向的,閱聽大眾很少「回嘴」,也不太有機會回嘴。但是結合網際網路概念的新媒體,卻大可為每一則報導、每一個專欄或每一個節目開一個討論版,讓記者專欄作家、節目主持人可以和閱聽大眾群聚一起,暢所欲言。這種高互動性、低成本的媒體傳播經營方式將成為未來媒體的必具特質。更重要的是,這些來自於網路數位化特質的改變絕不會只是一種流行,而是傳播過程中資訊主動權的變易。

 談媒體必定要談「公平接近使用權」,但是過去的媒體,其實並不是真的那麼公平,許多弱勢團體、甚至女性在傳統媒體中總是代表性不足,這主要當然是來自於社會文化價值的偏差,不過傳播媒介的限制,也是藉口之一。例如,報紙一個版能放多少內容是一定的,一段新聞可有幾秒也是受限的。

公平接近使用權

 不過這樣的藉口在網路媒體的世界卻可被輕易克服。因為虛擬媒體是可以無限大的,不必受限於「物理的」時空特質。甚至弱勢者也可以輕易地在網路上成立一個媒體,向全球發出自己的聲音。這種低的進入門檻,提供了媒體長久以來被遺忘的一面kk「公平的提供權」(equal right to provide)。

 本文只是個人在接觸網路四年中過程,觀察媒體的內在性質可能的轉變,許多都只是嘗試性的思考。其實網路傳播對媒體還有許多其他層次的衝擊是很值得探討的,例如,國際文化傳播的問題,媒體經營策略的問題,記者的角色的改變等。

 四年來網路又有許多進步,有些現象因此日趨明朗,有些現象則變得撲朔迷離,不過看起來,網際網路引進的「多點對多點」的非線性媒體架構,應是未來傳播的主流模式吧! (作者為開拓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回第四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