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翠蘭
公 視開播九個月了,但在建立全民的認同感上,成果似乎不是很好,縱不論平均收視率在所有頻道中並不理想,在個別觀眾或特定節目類型上,收視率也未穩定成長。 公視未能建立民眾認同,節目口碑不夠當然是最重要的原因.除了有待吸納更多人才,老實講,公視真得是經驗不夠. 放眼各國公共廣播體系,最短的美國PBS是三十多年,西歐,北歐,中歐,日本乃至澳紐,則都有半世紀以上的歷史,英國的BBC甚至達75年之久(前二十多年是廣播,後半世紀是電視).靠著挨家挨戶的收視費(唯美國等少數國家是政府撥款)和早期的壟斷,建立了穩固的基礎.到如今, 很多電視台是官僚老大了點,但對於公共媒體的經營, 服務公眾的理念,以及電視及新傳媒如何實踐這些理念,早已各自建立符合國情社會的邏輯.加上人才的累積,所作出的節目視野與風格;可以為國內留外的知識份子所窺見,卻是國內電視製作人才-包括公視者所難望其項背. 公視的經驗不夠,還表現在各級主管間對話不易,對工作的先後順序各自表述,表現在各級同仁對許多概念或名詞如公共媒體,公眾近用,頻道包裝等的混淆,甚至像"公共電視頻道應不應該做戲劇"等等概念,竟還把它當做是學理爭辯.,徒然浪費許多對話時間. 不管是要增加民眾認同感,或讓節目更好,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但公視付諸闕如,那就是制定營運企劃書,對內和對外公佈經營方針及節目策略. 早在籌備會時期,公視應該播些什麼,老闆決定,不必多談;後來國民黨要廢公視了, 社會大眾與專家學者,在報章上連篇累牘的討論公視的方向與理想,對民眾和公視員工都有很大的助益. 公視法過了後,員工們請人來演講,自發性發起研討;及至營運規劃委員會成立後,大家不僅共同探討公視應播些什麼,也學到或凝聚了一個共識,那就是公視應該有個營運計畫. 但公視開播九個月了,有關長,中,短程的營運計劃反而無疾而終,不消說所有在公視外一起為觀眾服務的委製傳播單位不知如何投案,同仁做事也像瞎子摸象.他們 不曉得有關世紀回顧與前瞻的議題在全年節目規劃上的比重和方向,不知自己能貢獻些什麼;不知道幼兒節目買多少才不會太多, 紀錄片買多少才不會太少;有人想做趣味或娛樂節目;有人想為節目做台語配音. 摸索的人還不袛是做節目的人.在由董事會邀請專家學者組成的節目諮詢委員會 開會時,各個媒體菁英和望重學者,不知道節目方針,年度政策和排檔策略,無法據以評論節目的優劣,最後袛能流於技術層面的批評,然後漫談心目中的台灣公視或印象中的某國公視節目,開會於是老對不了焦. 台灣其他媒體工作者,一進入體制內就有一個可以量化的工作標竿--收視率,發行量或廣告金額,但公視員工,那有聰明到憑著公視法的幾個字,不必給一些操作型定義,就知道埋頭苦幹準沒錯? 套句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的講法,公視是個服務公益的基金會,員工們都是憑著理想和 創意工作的有機體,一些雖不完全能量化,但至少有輕重緩急而且很具體的工作計劃絕對 是個激勵,不僅新聞和節目部的企劃人才能集中火力,不必廢心作些老闆不要或不可能給 很多資源的企劃,製作,工程或管理部的人知其所以,執行起來也更能配合和認同. 至於公眾服務部就更別提了,一本貼心又有說服力的有關公視營運計劃的小冊子,不袛 可以增加更多公視之友,也可以讓所有的對外遊說和宣傳更振振有詞,民眾心目中的公視 形象配上所看的節目就得以建構.頻道包裝要怎麼做,更是思過半矣! (作者為公視節目部購片) {M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