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自律機制VS.政治考量

────以中國時報處理大選新聞為例

文/王興中


次總統大選中,報紙作為新聞媒體的表現不盡理想,嚴格說來,幾乎沒有一份報紙從頭到尾嚴守客觀中立的新聞倫理。對扮演「新聞倫理最後防線」的文字編輯來說,是一種恥辱。

 根據我對新聞專業倫理的粗淺認知,如果我們將報紙內容區分為言論和新聞兩部分,前者可以表現政治立場,後者則必須盡可能排除價值判斷。不幸的是,文編常常有意無意地模糊了言論與新聞的界線,讓太多的政治考量滲透到版面深處。有時或許是受上級指示,但有時確實是文編的疏忽甚至故意,不可原諒。

 以我在中國時報的經驗看來,中時在處理這次大選新聞過程中,相對於自由、聯合等主要大報,犯規比較少,但仍有值得檢討之處。不過,此處所提出來的當然只是基於個人的體驗與判斷,希望能作為深入討論的一個引子。

揣摩上意的心態值得商榷

 報老闆的視野風格,以及是否尊重專業,應該是影響報社專業性甚至「報格」的重要因素。中時的余董事長曾在年初鄭重其事地分批對同仁精神講話,他強調了這次總統選舉的歷史意義,但沒有對候選人表示任何好惡,也沒有對選舉結果預設立場,使我鬆了口氣。在選戰後期,比較引起爭議的是對於李遠哲院長介入選戰的處理,中時給予相當顯著的篇幅,對李遠哲效應的迅速擴散起了作用。這確實是出自余先生的直接授意,但即使李遠哲支持的是其他候選人,可以預期中時仍會作相同處理。因此,在基層文編方面並未感受到來自報系高層的直接壓力。

 但是,有時候報老闆不說話,不表示不會有來自「上面」的壓力。老闆是否利用其他場合向主管階層傳達意向,我們也不得而知。何況,從辦公室裡常流傳各種「老闆選哪一邊」的猜測或耳語可知,不管在幹部或基層編輯中,有些人很在意上面的「風向」。這種揣摩上意的心理背後的邏輯是:上面不可能沒有立場,而違背上意對工作或升遷有負作用。它或許是過去經驗使然,也可能是職場生存法則,但在新聞這一行裡,這樣的心態非常值得商榷。

 報社可不可以有政治立場?大選期間常有人舉美國為例,說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等新聞界的標竿,一向明白支持特定的美國總統候選人。但這種說法忽略美國大報固然在言論上旗幟鮮明,卻堅持在新聞方面公平客觀,而後者或許才是其公信力的來源。換言之,即使報老闆在社論中清楚表白對某個候選人或政見的好惡,文編也不應受其影響而自我設限。台灣的報業生態固然與美國不同,但美國新聞界的自律值得我們借鏡。當然,如果老闆對新聞編採下達具體指示或壓力,則是另一個問題。

自律機能未充分發揮

 因應這次歷史性的總統大選,中時編輯台有一個比較特別的機制,就是每天在編採會報及編輯會議之後,由全國版所有選舉相關版面的編輯群留下,進行當天的摘要比報、討論前一天工作過程中遭遇的問題,並交換對當天新聞處理的意見。

 這個制度有助於提升新聞處理的客觀性。首先,編輯主管利用會議過程,不斷強調客觀中立的最高原則。其次,大家在比報中看到各報的缺失,提高了自我的警惕。第三,如果編輯受到不合理的壓力,或對特定新聞的處理有疑惑,乃至需要供稿單位配合之處,可共同討論解決。第四,同事之間產生良性的相互督促。

 不過,這個機制並未完全發揮上述功能。一方面和規模有關,會議一開始只有三或四人參與,討論相當深入充分。後來由於選舉版面的擴充,開會人數逐漸增多,效率也打了折扣。最後幾天人數比平時例行編輯會議還多,會議室擠得滿滿的,可是除了主管幾乎沒有人再主動發言,自律功能更難落實。

文編的工具性格

 編輯自律機制未充分發揮功能,另一癥結在於文編的工具性格-自我角色認定過於被動,又缺乏專業上互相砥礪的制度。國內各報通常編採分離,基層文編不參與新聞規劃,即使列席編採聯席會議也缺少發言權,其工作限於「來料加工」,又不像記者掛名為作品負責,因此心態往往比較保守。當新聞判斷與供稿單位或上級不同時,文編常摸摸鼻子遵命行事。

 有人說文編的專業度比不上記者,所以才不受重視,但這是一個循環論證。文編既被置於下游的角色,沒有足夠發揮空間,自然難以提高專業素養。另外,文編團隊也沒有自我學習的制度,很少花時間交流彼此的新聞經驗和觀點,更難得和供稿單位溝通。文編的編前會議本來應可扮演這種專業成長的空間,但或許礙於積習,會議變成任務下達,結果大家搞不清楚為什麼浪費時間來會議室坐一下。

 文編常比喻自己是廚師,新聞材料從供稿單位透過分核稿主管發過來,編輯只是就手上的菜色添加色香味。可是廚師不見得只能這麼被動,還應考慮營養是否均衡,甚至要求調整菜單。反過來說,如果廚師不做這些思考,就不會是好廚師。怠惰的文編,是失職的新聞守門員。

文編本身政治立場的多元性

 如果大家都支持同一方,那麼就沒有同事會在意你的版面是否顧及公平,甚至還可能在同仇敵愾之下,理直氣壯地「修理」其他候選人。若主管也放任甚至贊同,那麼一份「擁X報」就出現了。反之,在中時有很多人一聽到宋楚瑜就圍到電視機前,也有幾個編輯大方地穿上扁衣背著扁袋來上班,辦公室的氣氛沒有一面倒,自然就有一種微妙的制衡作用。

 這方面我們在聯合報系社刊上看到一則有趣的紀錄:聯晚總編輯曾親自利用編輯會議傳達老闆的要求,希望同仁避免在辦公室針對具體候選人發表議論。這顯示報社高層也體會到,編輯室的氣氛對報紙的專業性的確有直接影響。

 反過來說,編輯本身的意識型態仍經常超越專業倫理的考量,這是現階段相當嚴重的問題。如果有很強的專業自律,編輯個人的主觀態度本來不該成為問題,但很遺憾,我們似乎還做不到。如果要靠大家在辦公室說悄悄話,或是不同立場的同事互相「制衡」,才能維護新聞的基本原則,不但顯示我們的專業訓練出了問題,公平報導的理想也無異於建築在流沙上的城堡。

 總而言之,中時即使表現比較客觀,實際上從標題的製作,版面的分配,新聞的配套,到照片的選擇,不乏「你干預,我抵制」的實例,這證明專業守則尚未充分制度化,還停留在個案權衡的層次。雖然編輯部門已嘗試建立自律機制,但在文編的工具角色和文化下,自律作用未如預期。

媒體與民主:反省文編的角色

 在社會轉型過程中,傳統報業承受民主化和網路化的雙重衝擊。如果新聞工作者不能堅持專業,使媒體淪為政治工具,將不但不能善盡第四權的監督職責,反而會加深社會的分裂。在省籍、統獨等議題陷於分歧的社會中,媒體固然有市場的區隔,但如果連新聞事實的呈現都因立場而扭曲,將使不同族群之間的溝通更形困難,對脆弱的民主政治是很大的戕害。

 面對網路社會的來臨,新聞媒體受市場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報紙有時為求銷量而犧牲新聞倫理,但如果連銷售量最大,因此自主性應該最強的幾家大報,都不能守住新聞自律的防線,我們將難以期待新聞自由對民主鞏固和社會進步產生應有的貢獻。

 記者和編輯就如同一雙筷子,少了一支就夾不起新聞。文編雖然處於工作流程上的下游,卻是新聞倫理的最後一道把關者。我們該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文編與美編、記者、分核稿之間如何互動?請大家一起來推敲。 (作者為中國時報編輯) {MW}


回第十七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