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驚爆點】

媒體的巴掌和鼓掌

文/王瑞德


八掌溪事件可以說是台灣的「國恥」,台灣媒體在此一事件從頭到尾的報導中利弊互見,甚至還有平面媒體的總編輯,因為在事件發生第一天並未嗅出事件的嚴重性和擴張性,在未妥善處理新聞的情況下,最後還遭到記大過處分。 媒體在八掌溪事件的報導上,有掌聲,但是也有噓聲;有貢獻,但是也有爭議。

媒體輕忽心態斷送四條寶貴生命

 電子媒體在事件當天,將四人緊緊在洪流中命運相繫,彼此相依,到苦等兩個多小時後,空中支援遲遲未來,眼睜睜地看著四人遭急流沖走,四條活生生的人命就在眼前消失,原本應該是受困─脫困,再以喜劇結束的劇碼,沒想到竟出乎眾人意料之外以悲劇收場。

 而透過電子媒體一再重播令人怵目驚心的畫面,從不可思議演變成人溺己溺,再加上平面媒體的窮追猛打,終於演變成一發不可收拾的政治洪流;但是過度重複播出畫面,甚至在事件經過一星期後還不斷播出,還有人特別製成MTV,造成許多內心世界較脆弱的民眾莫大的心理負擔,甚至還被迫前往醫院向精神科求醫。

 就在多方指責空警隊、消防署、警政署和地方政府之際,卻也有不少民眾發出不解疑惑:為什麼記者有這麼長的時間在現場進行採訪拍攝,卻沒有人打個電話催催空警隊或是軍方的海鷗部隊,以善盡媒體之責?

 事實上台灣河流因為屬於荒溪型,所以夏天時一旦上游下大雨,不到數小時,滔滔洪水便滾滾而下,如果事先沒有設置預警措施,往往在河床上工作的民眾就會因為措手不及而受困;所以每年全台各地消防單位都會處理相當數量的民眾受困河流事件,因為都是單純案件,而且絕大多數事件都以獲救收場,大家也就見怪不怪。

 八掌溪事件也是如此,起初負責在現場採訪的新聞媒體,幾乎都認為四名受困民眾獲救機會相當大,站在新聞處理的立場,如果四人最後是由消防分隊從水中,或是空警隊和海鷗部隊從空中,順利救出四人,除了電子媒體因拍攝到畫面還可以播出外,其他平面媒體大概只能做做短欄。

 就因為大家都認為四人一定可以平安獲得救援,就因為圍觀的各界人士都認定四人脫險的可能性相當高,最後就在有關單位競相推責的苟且心態影響下,釀成四條生命和三個家庭為之破碎。

 這是一個慘痛的教訓,包括媒體也應自省,如果在現場的媒體或民眾,親眼目睹受困事件一段時間後,苦候直升機望穿秋水時,發揮「多管閒事」的本領,多打幾通電話,多「騷擾」一些單位,或利用媒體的威力提出「預警」,或許全案的結局就會因此而改觀。

媒體基於善意 引爆內幕

 台灣媒體在報導這一條新聞的背後,除了電視台一再激情式重播四人受困和事後被洪水沖走的畫面之外,平面媒體更深入探討台灣救災的種種幕後可怕缺失,反而成為揭發錯誤政策,導正救災正途的原動力。

 以自由時報為例,本人獨家揭發嘉義縣消防局和消防署勤務指揮中心之間,關於八掌溪事件的原始通報時間,竟然存在著長達九分鐘的「誤差」,是無心之過,還是蓄意卸責?

 而空警隊台中分隊直升機升空的正確時間和動作,一直存在著「盲點」,空警隊起初還以「事不關己」卸責,而且還發言「指正」其他相關單位,未來處理救災事件的正確做法。沒想到事實卻是,空警隊的直升機直到八掌溪四位受困民眾慘遭大水沖走前,都尚未飛離地面升空,空警隊之前一直強調是「飛到一半才回頭」,之後因航管單位證實空警隊說謊,空警隊才改口說出「他們只要發動機啟動就算起飛」,笑破全世界航空單位的天大笑話,最後也因為空警隊說謊,而幹掉了前警政署長丁原進。

 但是消防署不僅在九二一大地震之後,所編列的九十八億餘元預算被新政府的主計單位刪成十分之一,事後還責怪消防署不該利用媒體和立委強要預算,還以新政府在各部會都緊縮預算情況下,已經使消防署增加了不少預算為由反擊消防署。

 事實上消防署所編列包括空中消防隊和儲備人才的消防學校的預算全部被刪,民進黨在總統大選期間,一則譏諷的廣告嘲笑國民黨統治下的消防署,竟然連一條搜救犬都沒有;卻在自己執政後,將消防署所編列的搜救犬預算全數刪除。

 而所謂已增加到十二億餘元的預算更是笑話,因為還得包括下年度新收編的四大港口的消防大隊人事預算,而且其中一億二千萬元的衛星和無線電更新計劃,原本編列是七億八千萬元的二年中程計劃,如今竟然被新政府大筆一揮改成五年,這一段時間內若台灣地區再度發生大地震,照樣沒有足夠的搜救犬,照樣沒有機動性強的專業救災直升機,照樣缺乏大型破壞機具和搜救總隊,甚至連救災通訊都成問題。

 如果不是媒體基於善意一再報出內幕,台灣民眾未來幾年,照樣將生活在重大災難發生時只能自求多福的可悲處境,卻還不自知;需要檢討的是新政府而不是媒體。

 至於因為內政部長張博雅和嘉義縣長李雅景之間的政治恩怨,媒體本於中立客觀報導雙方各說各話衝突經過,是非功過由讀者和觀眾自行判定。

嘉縣議會封殺中時記者

 但是嘉義縣議會竟然以中國時報地方記者報導不友善為由,大會通過未來除非批准,否則將不准中國時報記者進場。

 如果媒體報導有誤,可以透過司法途徑提起刑法誹謗罪,民法控告民事過失賠償,或是來函更正方式討回一個公道。台灣的政治人物最喜歡利用禁止進入採訪的方式,來「對付」不合作的媒體,以為此舉就可以達到報復和限制媒體揭發內幕的目的;從過去的國民黨到省議會,一直到如今由民進黨執政的新政府和立法院,都希望以如此手段對付媒體,但是真的可以令媒體屈服嗎?

 新聞媒體是社會公器,如果採訪單位想利用某種方式封殺媒體,媒體只要保持公正客觀,針對包括是否有人包娼包賭,是否有人進出酒店酒家喝花酒甚至插股經營,針對是否有人介入工程發包涉及綁標圍標,或是依恃身分進行特權關說;媒體不必客氣,一律依事實報導內幕,讓有知的權利的人民知道事實的真相,讓台灣人民看清這些道貌岸然者的真面目;如果有警方在政治壓力下不敢依法辦理,還可以直接向打擊黑金特搜組,或是有骨氣的檢調單位主動提出檢舉。

 媒體在處理八掌溪事件中,還提出諸如消防署竟然無法指揮各縣市消防局,落得「有責無權」的下場,引起內政部和社會大眾注意這一個無比離譜的怪象。

 而過去因為人情關說壓力,被迫採用一些未經專業訓練直接由縣市長任命的「警轉消」,擔任第一線消防救災人員,甚至在八掌溪事件中率先趕赴現場的消防人員中,就有數名如此出身的「警轉消」在內,因為縣市長是依法任用,但是有所瑕疵,消防署特別向媒體提出這一個怪象,經報導後大家才恍然大悟。

 雖然縣市長對外宣稱是因為消防人手不足,才不得不出此下策,事實卻是今年分發的消防役八百三十名人員,和一百五十七名正式經過專業訓練的「警轉消」人員,縣市選填需要人數竟然是「零」,令人不解縣市長的說法究竟有幾分可信度?

媒體未查證 夾敘夾議

 但是媒體也不是「萬無一失」,如果處理新聞失當,也要有勇於承擔認錯的道德勇氣。

 當八掌溪事件最後演變成行政院副院長下台負起政治責任,而且警政署長丁原進和消防署長陳弘毅一起提出辭呈時,雖然丁原進始終躲避媒體,態度曖昧,但是陳弘毅在第一天正式提出辭呈,並開記者會宣佈後,就開始進行辦公室打包,而且立刻申辦退休,並對外表明就算獲得慰留也絕不接受的堅定立場。

 但是卻有部分新聞媒體未經查證,竟然在新聞內強調陳弘毅「哭哭啼啼」戀棧,以記者個人夾敘夾議方式處理新聞,批評陳弘毅和丁原進一樣根本不願辭職,一篇接著一篇批評,事實上卻根本未盡媒體採訪新聞必須客觀和深入的責任,就隨便以「想當然耳」進行批評,有失身為記者必須持平報導的基本素養和職業道德。

給台灣消防一個機會

 八掌溪事件是一個教訓,也是台灣的一個轉機,因為八掌溪事件才能凸顯出台灣消防的救災指揮權形同多頭馬車,和中央對消防的漠視,包括政府、媒體和全民,都可以從這一起悲劇中獲得進步:「有時多管閒事勝造七級浮屠」;從消防單位、空警隊到軍方海鷗部隊,大家事後終於都不再推諉,懂得尊重生命和積極搶救的「定義」。

 就像本人在「新聞e點靈」節目中所提出,希望政府能重視台灣消防救災的亂象,希望能「給台灣消防一個機會」,支持消防人事專業化,成立空中救災直升機隊,編列預算購買高科技救災器材車輛,盡速組成全國性搜救總隊,能執行這些「當務之急」,一旦再度遇到大地震等災難時,才能使台灣全民得以免於恐懼,盡速得救;對八掌溪四位不幸罹難的亡者來說,使未來不再發生悲劇,使台灣真正建立強大迅速的救災能力,才能真正安慰他們的在天之靈吧! (作者為自由時報社會組警政召集人,消防署記者聯誼會會長){MW}


回第十九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