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習如
資深新聞工作者司馬文武出任扁政府國安會副秘書長,一位朋友半開玩笑的提出疑問:你們記者不正以「洩密」為業,如何勝任保密至上的國家安全工作? 他的疑問點出了司馬—這位許多記協朋友都熟悉且敬重的前輩,在新工作上面臨的難處,同樣的難處和矛盾,也發生在從媒體人變成新聞局長、從監督者變成化妝師、從新聞需求者變成供給者的蘇正平身上。 角色轉換,不能承受之重? 一些站在他們朋友立場的新聞工作者,會設法理解如此生涯規劃巨變的原因、理念和掙扎;但另一方面,站在身為記者的立場上,更值得深思的毋寧是這種角色轉換的矛盾會否為新聞工作帶來何種影響?包括仍在線上的我們將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目標?閱聽大眾如何看待記者和其筆下報導、評論的立場?政治人物如何看待媒體和媒體工作者的價值? 把這些問題加諸他們兩人身上或許顯得有點「不能承受之重」,畢竟記者向政治圈流動的例子太多了。參選民代者有之(雖然不少是新聞主播,明星氣質大於記者氣質),主跑某人新聞跑到成為其幕僚、助理者有之,更不要說許多政治記者私下為特定政治人物參贊機要、下筆為其傳聲及美言……種種影響媒體客觀形象的現象。 然而,司馬和蘇正平的例子到底不像去選立委那樣看起來比較個人化(而且好歹經過選戰「洗禮」),他們是被新政權所延攬,而這個延攬的過程,從外表看來,不是他們決定離開新聞工作在先、經過一段沈潛、選擇政治工作為下階段人生目標,卻是「一夕之間」接受新政府邀請、轉換身分、放棄新聞工作。 司馬長期支持反對運動、政治改革、政黨輪替的實現,對於抱持這類理念、一生為此奮鬥的人而言,簡直就是「夫復何求」的事情,如今有機會參與新政權運作、實行(檢驗)理念,似乎是很自然的事。 可是,作為一個資深新聞工作者、政治評論家,司馬的文章,給人雖有立場但不失客觀、切中時弊、不分朝野地擊中政治權力者要害、永遠睥睨政治權力……等印象,是值得記者學習的標竿之一;司馬的工作,從參與創辦新新聞週刊、接手改造台灣日報,到創辦品質受到肯定的英文台北時報,也都算得上是媒體經營者的理想目標(雖然後來似乎都半路「落跑」)。因此,說他的媒體性格大於政治性格,從過去表現來看,應該是不會錯的。 跑道轉換,騎驢不能找馬嗎? 那麼,從一個廣受尊敬的資深新聞人身分(或許已有不少後輩視他為典範了)瞬間變成「情報頭子」、總統的國家安全決策幕僚,這表示他過去在媒體工作的意義是什麼?為了實現某種政治理想?政治理念比媒體理念重要? 對於資深司法官或學者的半途離開崗位、轉赴其他職場,許多人會認為他們「沒有道義」,因為司法官和學者的養成,可是花了很多國家資源的。記者雖然不同,但是,當媒體人要求新聞自由(顯得它與一般的言論自由有所不同),要求政府給與採訪便利,抗議司法機關搜索報社、侵犯編輯部空間……時,媒體人相對盡了哪些義務?除了竭盡所能,忠實客觀無私的處理每一則新聞以外,需不需要盡力長久堅守在媒體工作上? 對於許多人來說,工作可以是「騎驢找馬」,在目前的工作上盡力,但隨時準備換一個更喜歡、更適合的工作。對於記者而言,可以媒體是「驢」、政治(或商業)是「馬」嗎? 新聞人需不需要「旋轉門原則」? 除此之外,新聞主管變成新聞局長,又涉及另外一種問題。對於公務員的轉業,法律要求他們遵守「旋轉門」原則──一定時間內不得轉到與其公務工作有直接關係的營利行業,以避免公務員「帶槍投靠」,利用過去的人脈等等資源從事不公平競爭、妨害政府的職能。因此,公務員的角色衝突不只包括同時的兼任問題,也包括先後的轉業問題。記者呢?財經記者轉業變成財團公關、政治記者轉業成為政府公關,有沒有角色衝突? 台灣的新聞局長既管媒體資源的分配,又要為政府發言、說明、辯護政事,既要管媒體,又要拉攏媒體,本身的工作內涵就有所衝突了。如今,政府找了媒體人來當新聞局長,為的是他(或她)的好口才、嫻熟政務?還是其過去的媒體資源?如果是後者,對於媒體環境(形象、功能)是否會有傷害?新聞人需不需要有「旋轉門」原則──一定時間內不要轉業到與其媒體工作有直接關係的行業? 一些媒體朋友從促進媒體改革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情,認為一個具有媒體改革理念和經驗的人去擔任新聞局長,是一件很好的事。好比出身於企業界,了解企業,有助於改善企業環境,很適合當經濟部長;所以出身於媒體,了解媒體,有助於改善媒體環境,適合當新聞局長。但是,企業是「社會公器」嗎?企業的重要功能是在幫大眾監督政府嗎? 話說回來,這種種疑問的產生,前提是媒體應該扮演社會公器的角色。那麼,或許新聞工作可以是「鐵打的城牆,流水的士兵」,如果是一個健全的媒體環境,則記者來來去去,或許不會對媒體的整體功能和形象(公信力)造成影響吧。 但看看台灣的媒體,電視新聞台把SNG開到自家集團的百貨公司前報導清倉大拍賣、往自己臉上貼金的周年慶祝文章可以連續好幾天大幅佔據自家新聞版面(真想以商品瑕疵給付為由退回那一陣子的報紙),更不要說媒體老闆三不五時藉自家媒體推銷一己的政治或經濟理念,或替自己涉入的刑案辯護……想到這些,又讓人啞口無言了。 (作者為財訊月刊記者){M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