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跨業整併下的媒體工人

文/苦勞網

日報停刊,仿若網路淘金夢碎,帶來淡淡感傷,但是,明日報停刊、易手,不過是媒體產業變化的一個小波瀾,波瀾之外,媒體產業變革的風暴才正開始。

跨媒體整併 算盤打得精

 明日報將易手給以八卦起家的香港大型傳播集團壹傳媒,這不過是符應資本「以大吃小」的邏輯,放眼望去,媒體產業已然是傳播集團縱橫睥睨的商場,東森集團擁有東森電視網,雄霸有線電視系統業、頻道業,及ETtoday網路報,甚至投資固網,染指電信產業;象山集團旗下則有木喬傳播、勁報、人人電台,最近又和中視合資,將中天及大地有線頻道整併成勁報電視;年代集團擁有TVBS新聞頻道、TVBS新聞週刊;而傳統平面媒體的中時報系和聯合報系等集團也積極進軍網路,開拓異業結盟新商機。

 傳播媒體膜拜知識經濟神話,知識經濟神話揭示「資訊知識能創造價值」,到底資訊流怎麼創造價值,裡頭倒是一團迷霧。傳播集團戮力進行網路、廣播、電視、報紙和雜誌等跨媒體所有權整併,接下來,把算盤打得精刮利落,所謂價值的創造其實是從兩個地方下手,一是用最精簡人力,生產最大量的媒體內容,藉由成本節省,提高利潤率,或者設法降低單位人力成本,生產最大量的資訊內容;二是傳播產業從媒體市場中跨步出去,異業結盟,擴展其他市場。

將最少的人力「操」到極致

 以甫整併的勁報、中天頻道和一六八財經網來說,今年一月,整併起來最容易的國際編譯組先行整編,該集團高層並宣布新聞採訪部門將於五月合併,架設「媒體平台」,文字記者與電視記者屆時將合併作業,在同一個辦公室工作,文字記者旁邊要配一部電腦處理電視新聞,高層主管構想要將一份新聞內容使用到極致,同時供給所屬的電視媒體、平面媒體和網路媒體。電視媒體與平面媒體要求不同,到底跨媒體平台是否可行,我們姑且拭目以待。讓我們先來看看,國際編譯組在整編後的情況。

 在傳統的平面媒體,國際編譯組隨著平面媒體的作業時間,僅在晚間進報社工作,工時約為四、五個小時。勁報在成立之後,編譯組隨即採用八小時工時制度,除了勁報外,必須供稿給同屬文字媒體性質的勁報週刊和財經網,相較於平面媒體的編譯,已多出相當的工作量。今年一月跨媒體整編後,部分勁報編譯早上七點到八點須供稿給財經網,八點到十一點半供稿給勁報,下午則必須支援中天電視媒體。不論慣常無加班費的延遲下班,上班的這八個小時必須符合三種媒體的運作規律,密集而匆忙的工作,原本只熟悉文字的編譯,也被迫學習電視媒體,成為必須不斷

 學習、培養技能,否則就要面臨失業的新經濟工人。

記者淪為生產上的「打稿機器」

 部門的整併不單出現在跨媒體整合,傳統的平面媒體的整併更是早就上演。中時報系去年整合旗下三報的財經新聞路線,開設「新聞平台」,試圖將同一路線的記者精簡為一名。早上要發晚報新聞,下午得發日報新聞,新聞也同時供給中時電子報,勞動強度增加不少,薪資卻未多一分,還可順勢裁員以節省人力。腳步稍慢的聯合報系,也正在進行攝影部門和財經新聞部門的整合,並要求編輯部門延長工時至五小時,編輯報紙之外,還要幫報社接外面的編輯案子。

 不論是跨媒體整併,或者是新聞採訪路線的整併,媒體老闆的邏輯都一樣,就是透過網路科技或種種科技的進展,企圖讓單位勞動力成本創造出最高的產值,從而精簡人力,並將有限人力操出最大的效能,這才是知識經濟創造價值的真相。

 在這一波媒體整併下,白領的媒體工作者必得能文善武、色藝兼備,好聽叫做「多能工」,而實際上,媒體工作者在不斷增強的工作強度和不斷加長的工時下,絲毫沒有分潤到知識經濟的好處,反而在不符合規格就得失業的壓力下,將新聞事件不斷地搶快量產出來。記者的素養和專業判斷當然是影響新聞深度的關鍵,但當媒體工作的樣態轉變成一條快速運轉的文字生產線,再優秀的記者都得在生產線上努力「插件」,生產足夠供應多種媒體的文字數量,最終將成為一部沒有時間思考的打稿機器。 (編按:「苦勞網」網址為:coolloud.org ) {MW}


回第二十二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