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企劃】

被邊緣化的藝文新聞

────專訪聯合報資深藝文記者陳長華

文/李凈瑜


「外界對藝文新聞的解讀,不外乎是題材輕鬆,最重要的,是還有無須時時刻刻擔憂著被控告的壓力。」在近來媒體界飽受寒蟬效應圍繞下,資深藝文記者陳長華回顧三十一年的記者生涯,以幽默風趣來回應一般社會大眾對藝文新聞的觀感。

  「當一名稱職的藝文記者,其實是相當困難的。」陳長華認真的說。

 除了社會所認知的輕鬆題材,並將藝文新聞的增減,視為精神生活的品質提升與否的指標外,相較於其他採訪路線得面對詭譎多變的情勢,與庸庸碌碌的誠信對辯,血液流動著高度文化成分的資深記者陳長華自承,的確是花了三十一年的時間愛上了藝文新聞。因為在面對付出與回饋不成比例,而日日縱貫古往今來的藝文世界,肩負的卻是當代社會文化傳承的延續。

因緣際會結識藝文

 「新聞科系背景的出身,對藝文路線的經營,並沒有佔多少優勢。」陳長華回想起初入廣闊藝文世界裡的跌跌撞撞。

 早期的藝文新聞並不像今天有著很明確的分工。踏出校園時的懵懵懂懂,而工作型態又沒有很明確的分工制,那時跑藝文新聞著實是吃了不少苦頭。最早從影視新聞路線開始跑起,當時所有的軟性新聞,普遍都受制於人力有限的窘況。

 回想起那時的採訪組(採訪中心前身),最多二、三十人的單位,卻得面對偌大又繁雜的採訪路線,所以自然有一些路線是往往較容易被忽略的模糊路線;初入新聞界的菜鳥,就從撿拾大記者怠忽的路線開始,一點一滴地積累出自己的專業。

 後來等到軟性新聞的題材日增,影劇藝文新聞才逐漸被分眾出來,成為大眾今天所看見蓬勃發展的娛樂工業。但同為軟性當道的休閒資訊,藝文新聞與娛樂新聞卻開始走向不一樣的運途。

藝文環境總體檢

 一位藝文記者的專業素養,除了個人的努力外,能否稱職,其實周遭環境的支配與所屬媒體的影響是相當大的。而相較於其他電子媒體,以藝文發展為大宗的聯合報系,算是藝文新聞建構較為完整的平面媒體。陳長華不諱言的表示,在藝文新聞圈中,她們已算是相當幸運的一群。

 聯合報在兩年前改版時,將文化版提升至第十四版,並且新聞的取捨被要求深度、廣度,與偏向史學的報導。同時,減少一些純粹活動性質的告知性報導,強化軟性新聞報導的體質。

 在聯合報系,陳長華認為新聞路線編制的穩定,可以使性質原屬付出與回饋不成比例的藝文新聞,獲得完整經驗累積的環境空間。以聯合報的編制為例,記者跑的主線與副線不會有太大的差異性存在,鼓勵以同為藝文的音樂美術為互補,除了可以更為扎深藝文新聞的深度,也避免因路線跑得過久,而發生倦怠危機。重要的是,報社也相當尊重記者在專業知識上的判斷。

 以聯合報的藝文編制為例,文化版有七個編制,在台灣的藝文環境算是相當完整,含召集人、美術新聞、文化政策、舞蹈、出版(文學、非文學)、戲劇戲曲、文史哲研究、博物館等。在路線劃分明確的前提上,路線的專業經營自能養成;由於藝術的屬性切割不易,偶爾也造成藝文新聞表現上的瑕疵,路線分工也間接造成報導版面上的張力限制,所以目前試著以雙線制度來補足,而技術層面的問題,也是一再努力克服的。

 普遍來講,跑藝文線的記者多具備不同程度自我提升的經驗能力,所以下筆多能符合報社藝文新聞力求精緻化的政策,加上路線編制穩定,以及經驗累積的前提下,所以在採訪的專業知識上自然得以深入,並且在筆觸的角度上也就能愈拓愈闊。

藝文新聞特質面面觀

 在國內媒體百家爭鳴的情況下,新聞的發展自是包羅萬象。但若仔細比較,相較於政黨要聞、股市理財、社會風暴……等議題,藝文新聞其實仍處於版面上鳳毛麟角的弱勢地位。

 事實上,得從藝文新聞的特殊性開始談起。藝文新聞的範疇既多又雜,若從藝文新聞的分類來看,大致分為政策面的文建會、文化局,與各地方的文化中心;與藝文面向的音樂、戲劇、舞蹈、美術、古蹟、攝影、博物館、建築……等,整合面向原來就甚屬雜沓,加上藝文新聞的題材涉及古往今來,若非深耕經營,報導可能就流於活動告示。

 所以,談到藝文新聞與其他路線的不同,陳長華表示,這絕對不是一般新聞寫作的教育範疇。

 當然,新聞教育的養成,著實可以讓記者下筆既快且準。但架構的只是藝文新聞的形體,對於藝文新聞的靈魂鋪陳,陳長華認為,在藝文新聞的處理上,文字技巧的表達是格外的醒目。文字可補足電子媒體刻板式的告知性報導,並且把資訊不單從畫面,更從議題本質清楚地表達給讀者知道,是藝文報導與其他新聞相當大的差異。

 在一般的新聞寫作中很難有文采的表現,但在藝文新聞的表現空間卻相對增大,所以藝文記者在對個人閱讀的學習上是必須有所要求的。

 再加上藝文新聞的範疇遍及古今中外,相對於資訊與經驗上的累積,顯得更加需要。而這種成果是最容易直接反射到報紙的品質上,以新進記者與資深記者做比較,藝文記者最容易看出功力的差異。

 藝文新聞還有另一個主要的特色,就是氣氛的製造。陳長華認為,如果藝文新聞的報導只停留在淺白的報導告知,除了無法表達創作者原本的意涵,更無法藉由傳媒的報導,讓藝術與讀者達成互動。

 藝文報導對每一個藝文記者而言,是相當程度的功力考驗。陳長華以自己為例,來自於電影的受惠與影響,對她相當大。每每在觀賞電影時,在導演用心的運鏡帶領,與場景中音樂與場景寓意等等的情境鋪陳下,將創作者的意涵藉由拍攝技巧傳達給閱聽者。所以,電影分鏡給了她相當大空間技巧的領悟。運用電影運鏡的原理,引入藝文新聞情境的氣氛製造。面對藝文寫作時,試想為拍攝一部電影,怎樣來鋪陳情節,如何傳達創作意念,將讀者領入藝術世界,知道藝術殿堂的門檻是可以跨越,這是每一個藝文記者對讀者的責任。

專業進修與再造

 或許不像政經新聞時時刻刻處於情勢緊繃的狀態,陳長華回溯年輕時的想法,也曾經覺得軟性的藝文新聞是相當容易上手的路線。

 在處處碰壁、跌跌撞撞的一路走來後,因自身不服輸的個性使然,認真、自省也使得陳長華在藝文新聞的經營漸有所成。檢視多年來的美術記者生涯,所有的學習都是在走出校門後開始,例如採訪故宮、瞭解玉器,受訪者往往就成為這門學科的老師。陳長華鼓勵以後有心走藝文路線的後輩,在校園時多利用學術資源,例如現在校園在通識課程也增加了一些藝術與人文的課程,就是可以善用的學習資源。陳長華認為,藝術的累積不一定只能走學術路線,但增加自己對美學的敏銳度是絕對需要的。當自己瞭解越深時,越是感受到下筆的小心與敬畏。

 在新聞工作邁向第三十一個年頭,陳長華決定重拾課本,回到校園,進入國立藝術學院修習「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繼續攻讀碩士學位,以隨時準備學習的心情,重新面對藝文新聞的洗禮。

 現在所修習的藝管所課程,有著多元的藝術領域,甚至談及文化資產的保護,也可能是上綱至政治、社會文化政策面向的考量。除了在歷史的智慧中累積,也將在科技、在新思考的藝文發展中捕捉,藝文可以是生活智慧的累積,也是社會生活價值的反映。

藝文新聞發展瓶頸

 一般綜合性媒體藝文新聞的讀者群,可分為三類:白領、家庭主婦、學生族群。在知識性、可讀性的前提要求下,將讀者經由記者的筆觸領入廣闊的藝文世界。證明藝術可以不只是陳列在博物館中,這樣的認知是每一個藝文記者所必須時刻自我提醒的。

 性質相當接近的影劇新聞可以獨立為分眾報,成為大眾今天所看見蓬勃發展的娛樂工業。資深記者陳長華認為,國人日漸重視心靈生活品質提升的趨勢來看,或許可以做為自我砥礪的目標,將小眾的藝術美學帶入生活化的目標來進行努力,做到生活即文化,文化即生活的新美學價值。將小眾的藝文帶入大眾生活化的目標,是現階段的藝文新聞仍須努力的。

 在媒體以追求商業利潤的經營法則下,對藝文新聞的態度始終定位在輕鬆,甚至視為宣傳與公關訴求,如何在商業性質的包裝下將其深度化,是現階段藝文記者的挑戰。

 還有一個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即是新聞呈現表達的條例化。由於藝文新聞較無時效性壓力,所以在版面的呈現,也經常成為壓稿取決的首要目標,故藝文新聞經常性的被邊緣化,普遍成為各媒體處理藝文新聞的陋習,對付出同等心力的藝文記者而言,其實是士氣上最大的扼殺。

 談到對目前藝文新聞的期許,陳長華表示,希望努力發展藝文的評論性專欄,藝文主題的評論,在目前台灣的藝文環境還是相當保守,這也是我們仍須努力克服的部分。

 藝術的領域本無國界,在台灣文化多自成一格的特質中,如何將藝文新聞做為國際接軌,是亟待努力的。近兩年,聯合文化版試著將藝文評論的風格帶入台灣的藝文環境,將現階段國際文化潮流的現象領入,希望從藝文版中拉開國際視野,是他們最大的目標。

人生美學新價值

 藝文新聞的靈魂,是需要更多的敏銳度去感受與互動,絕非一蹴可幾。陳長華以古人勤學的態度來自勉,「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藝文新聞絕對不是一條走捷徑的路,而回饋也並非是等比的應對。但最重要的,藝文絕對會內化成自我的價值觀,在藝術美學的人生上,有著古往今來的省思與體察。

 所幸,普遍文化版的記者對藝文價值再創的責任感都相當深,不單視為一個新聞路線的經營,而是提升為整個社會文化再造的理念在走。畢竟文化傳承在商業競爭的邏輯中,是需要更多的毅力與使命去完成。

 面對繁雜的藝文路線,陳長華鼓勵有心轉往藝文新聞發展的人,善用身邊的資源,把握每一個學習的機會,不僅可以令你在進入藝文新聞這條路線時獲得加分,更可內化為人生美學的新價值。 (作者為「目擊者」執編) {MW}


回第二十二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