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人的信】

媒體人的新生存法則

文/余佳璋

近不少媒體工作者見了面的開門話題,可能不是手邊正在處理什麼新聞,倒是最常詢問彼此所服務的媒體近況如何。向來是大報地位的報社,一方面處理縮編人員問題,一方面提出優退條件,在在觸動已有相當年資的媒體工作者,深層的生涯規劃思考,以及面對生活壓力的考量。 部分報社易主之後,留給媒體工作者的又會是什麼?也可能是每個工作者的大哉問。電子媒體的整併、內部挑戰,亟思重振新聞品牌的政策,亦緊緊地繃住許多電子媒體工作者的神經。

 筆者還記得六月底參加國際記者聯盟全球年會時,看到某位中南美洲的記者朋友,站在台上大聲疾呼,他們寧可減薪或者暫時不支薪,也要堅持在媒體崗位上工作,期盼經濟好轉,讓他們得以繼續記者生涯。不過,他們也無奈地表示,如果時間拖長,他們也得低頭,只不過除了媒體工作,不知道能做什麼,原來的理想是不是就得拋棄。

 本期的《目擊者》持續關心在這波全球的失業風潮之下,媒體人要如何因應?台灣媒體環境發展數十年來的道路上,遭遇這樣的衝擊,讓我們聽聽一些資深工作者的想法,以及其他不同意見。

 或許有人說,媒體工作者也要懂得轉型,不要只會死守崗位,不知變通,就職場生存法則而言,提升自己的「附加價值」,或者「工作內容質量」,甚或是尋找「業外收入」,不失為一個好方法,為個人的競爭力加分,增加最實際的所得。但這個過程中,是不是需要喪失媒體人的原則?或者造成媒體界的不良影響?

 《目擊者》也注意到部分媒體人上call-in節目,或者談話性節目的現象,試著探討新聞記者從平面媒體背後走向螢光幕前,所代表的價值以及問題。他們以資深的新聞人閱歷,頻頻提供時政見解,為觀眾打開另一扇視野,看到有別於白紙黑字筆鋒下的意見,為電視節目增添賣點,顛覆過去平面媒體記者的角色,這樣的改變,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思考?上節目增添個人知名度,又可以獲得不錯的車馬費,這是另一種類型的「知識經濟」?還是不景氣下,新聞人不得不尋思出路的新生存法則?其他的記者是不是只好繼續默默耕耘在版面上?這都是我們關心的話題。

 記協在八月四日所舉行的募款茶會,因為有您的關心與支持,使得「搶救記協」的行動獲得溫暖挹注,期間許多新聞前輩的贊助、打氣、建議,學者與新聞記者出身的政治人,都給予記協相當大的協助,記協將繼續堅持理念,推展活動與增進會員交流,為新聞自省與改革發聲。

 (作者為台灣記協會長){MW}


回第二十四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