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覺時代】

扭轉文字思考 打破視覺障礙

────自由時報藝文中心美術組組長董谷音談美編的角色與困境

文/陳育青


「谷音,你為什麼要自找麻煩?」這一句話,讓當時任職中國時報編輯中心美術組召集人的董谷音,下定決心請調到中時文化中心。時因她想在新聞版面美術編輯有名無實的工作環境裡求得突破,而親身前往520遊行現場觀察電腦繪製路線圖的方法,並向同仁提出由美編們發展電腦繪圖資料庫的構想,卻被澆了一頭冷水。想調職,文化中心的同仁告訴她,沒有可以安排的主管職銜,董谷音卻說:「讓我做和美編相同的工作吧!」

不被重視的遺憾

 從事報社的美術編輯以來,她一直深感美術編輯在報業系統的邊緣性和不被重視的無奈,她認為美術編輯具有的專業不應當只被視為一個技術人員。這樣的想法始自於接手中國時報的「意見橋」。讀者投書雖然文字量大,卻都是升斗小民的心聲,在不刪文的前提下如何將版面經營的適於閱\讀?由於得到意見橋主任的支持,她花了很多心思放手去做,也得到不錯的迴響。當她越來越清楚自己的程度,也就對文字編輯的的干涉越來越反感。長期以來文字編輯習慣一手掌握文字、一手掌握版面,但她認為美術編輯的專業在這樣的體制下是被剝削的,不同觀念可以討論,但相同的權職不可被逾越。

 例如新聞版面的作業流程,是由文字編輯、美術編輯和拼版人員共同完成,這樣 為求效率的分工往往疏忽了版面的整體,直橫題交錯猶如春聯的直橫批、走文讓人讀者 像走迷宮,好不容易將文章通通擠進版面還不忘在標題上要美編「設計」陰影、漸層、 爆炸等等贅飾。至於照片,則被用以輔佐文字為證明,或是要求美編將照片加上不搭調 的紅框 、或是將人頭框以橢圓形暈邊,也不管框內是高官是殺人犯。

 讀者被迫接受,報社也理所當然的認為讀者習慣這樣的方式,但董谷音認為隨著時代 的不同,報紙的內容、版面設計都應當調整,研發部門和意見調查的重要性可作為調整的 指標,眼看國內廣告、設計的長足進步,報紙的版面設計卻遲遲不見突破,也難怪期許 革新國內報紙編排的林少岩要大嘆「等到死都看不見改革」。

美編淪為完稿的機器

 「也許是踏入的時機不對吧!」她說。版面長期在文字編輯的把持下,美編淪為 完稿的機器,不受到重視,也越來越不敢、不能甚至懶得表達自己的想法。 因此有心的美術編輯,只能靠自己的單打獨鬥,爭取參與感。於是董谷音動筆寫下數篇 版面編輯的經驗談、編排示範、以及對美術編輯的建議,刊載於中國時報社刊 。想當然 的引起一些資深編輯的側目和批評,董谷音卻是對美術編輯有越來越多的期望和信心。

 你是否注意過近半年來自由時報軟性版面在設計上有相當不同的變化?簡單的說, 圖片在版面上完全是視覺的重心,不再有層層堆疊的圖片集錦,文字的形式統一,欄高 整齊,顏色簡單。董谷音說:「這就是風格。」在任職自由時報藝文中心的美術組長後 ,一次社內舉辦的講習,林少岩以自身的國內外經歷陳述台灣報紙版面設計的問題,並 分析未來發展的方向,董谷音說,她受到很大的震撼,許久的觀念瓶頸因而豁然開朗。 在版面的革新上,她得到主管相當的支持,也不斷思考版面設計可能的突破,更重要的 是一直以來的心願──改變美術編輯的觀念和角色定位。一個好的美術編輯不能囿於版 面的方寸之內,而是必須多方涉獵,他希望美編懂得文字,有感覺,再去設計版面,甚 至可以和記者到現場去感受氣氛,以激發靈感。

 董谷音認為一個成熟的美術編輯,至少需要五年的培養,而報業一則因為對美術 編輯的不重視,並沒有像記者一般嚴格的招考,二則急就章想用現成的人手,造成報社 的美編轉來轉去都是熟面孔,一些不好的習慣也像傳染病一樣流轉。

做出更成熟的版面設計

 在她任職自由時報的兩年多來,看著每一個美編慢慢經營出版面的特色和氣氛, 與文字編輯互相尊重對方的專業,她認為架構穩固了,但仍可以更好,無論是在美術、 文字或圖像上,一年365天 ,每天都是一次新的挑戰。曾經有人質疑這樣將圖片份量加重的作法,會讓版面看起來 沒有變化,董谷音解釋,風格的形成是不斷的重複相同的印象,而高明的設計是將報紙 版面的元素─文字、圖像、視覺融合為一,讓人感覺不出多餘的設計,視覺噪音太多的 版面,只會干擾閱讀的順暢,安靜的版面設計就像綠草如茵的公園,內斂的美,讓人 讀起來舒服愉快。「很有氣質喔!」她笑著形容自由美編的設計。

期待版面元素的成熟對話

 在「圖片編輯」這近來被熱烈討論的話題上,董谷音一方面肯定圖像開始受到和 文字相同的重視,一方面憂心的卻是,圖片編輯到底能在編輯台上發揮多大的影響力? 組織的興革應有全面的考量,圖片編輯的定位與用意雖好,但若不能與版面所有的設計 元素一併思考,則改進的仍只是單一的部份,就整個版面的架構而言,這樣的改革仍是 不夠的。

 如果沒有經歷轉變和衝擊(尤其是主管階層),習以為常的文字思考模式仍是 華文報紙無法突破的視覺障礙。未來,她計畫持續觀察報業的轉變,並將自己的心得 書寫發表,她不認為應該滿足於現狀,也督促自己要做出更成熟的版面設計,除了因著 濃厚的興趣,她說:「我要對每天看著報紙的每一個人負責」。 (作者為自由時報美編) {MW}


回第八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