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放大鏡】

蹣跚開步的公視

文/吳翠珍

公共電視於今年七月一日正式開播,雖然開播前新聞局、筆者與民間關心人士對於開播日期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對廣泛大眾而言,七月一日起,公視頻道所播出的節目就代表公共電視台在諸多頻道的定位。那麼開播一季以來,讓我們來看看公共電視的表現。由於台灣民眾從沒有過「公共電視」的經驗,再加上公共電視上在爬步立足階段,因此,本文對公視的的體檢暫且不從公共電視的設台宗旨、使命與節目規畫策略等專業層次去探究,暫且從一個嚴肅觀影的觀眾角度來看節目的呈現。

欲振乏力的兒童節目

 一開播,公視大廚就推出多樣的兒童及青少年餐來做市場區隔。數數九月份的節目表,從菜單上來看,的確有琳瑯滿目、五光十色的美意,其中有不乏具有創意概念的節目,如Y視界、技藝遊龍等,把目標對象鎖定性向浮動的狂飆的青少年;也有在概念上模仿「芝麻街」國外兒童節目的影子,但是在內容取材上企圖本土化的幼兒節目,如「水果冰淇淋」。也看到有別於打鬧鬥狠、處處充滿性別刻板印象的美日卡通口味,在「12345」幼兒節目中,我們見到多元主題、不同型態、來自不同國度的動畫。公視對台灣的兒童節目的確有大鵬欲展的鴻圖。

 但是,細觀若干節目的內容,上下的點頭肯定緩緩的成為左搖右擺的搖頭,也不禁要嘆謂:「這就是給我們跨世紀未來主人看的節目嗎?」許多節目的形式或內容不僅是不可口,甚至可能是有「害」的。試舉兩例引證。

 標榜兒童文學單元劇的兒童生活節目 「親親劇場」,其九月二號播出的名稱是罰跪,內容主要是一位不良於行的殘障人士回憶其國小讀書,以及與同學間的友誼;此劇的某些情節,如學生考高分可自由換位置、考試退步五分打一下等內容,當然這些情節都曾經或多或少的在周圍發生,但不可諱言的,這些內容也是我們急於提醒大眾要深思的舊觀念。另外,這個故事替大眾型塑一個「殘障者」奮發向上的的故事---「殘障者一定得用功讀書才有前途」。如果我們現在都已能接受「行行出狀元」的觀念,為什麼當對象換成那些少數弱勢團體就要用更嚴苛的價值觀來套在他們身上?當然這些疑惑可能最後只能說是製作單位的「忠於原著」,此劇是「兒童生活節目」。但是我們不禁感到困惑,此劇能給現在的兒童什麼?是讓現在的兒童學習要用「不同」的眼光來看殘障者?還是讓現在的兒童知道考高分是為了能夠擁有特權,能夠比其他考不好的同學優先選好位子?

 青少年節目也大抵出現了「目標觀眾定位不明確」及「節目內容缺乏前瞻性」的問題。例如青少年談話節目------「同班同學」。節目形式是在簡單的布景下,主持人、不同國中的兩班學生(學生被安排制式的排排坐),三位來賓(包含藝人代表、家長代表及老師代表都規規矩矩一起坐在與學生相對的位置,),共同一起就短片所帶出的問題來討論。8月25號在節目所播出的內容是《等門風波》,內容大要是某甲因貪玩,所以請求某乙幫他達成某甲的父親交代給他的工作,但是因為種種不可預期的原因,某乙並未達成某甲交付給他的任務,因而使得某甲也未達成父親交付給他的任務,問題就此展開。主持人先問了在場的國中生「誰有錯」的問題,並有ABC三個選項讓同學選,這種強制的規定「答案」,實在與「談話節目」很不符,成年人在遇到問題時都還不能明確的說出是或不是的答案(世間的所有難題也不是靠幾個選項就可獲得解答),更何況是正處於「迷惑階段」的青少年呢?第二個問題更妙了,題目是「家中的每一份子是否應承擔責任?」有人會回答否嗎?當然在場的每位同學都是想當然爾的給予肯定的回答,我相信連製作單位都可預想到答案,那這個已事先知道答案的問題的主旨在哪?是有意無意的把觀眾的辨識水準降低?還是製作單位也總是用「刻板眼光」來虛構青少年的世界?

 其他節目,如「我家有隻變色龍」,不論角色安排、場景、服裝造型,最主要的是故事取材,一再的呈現出「LKK」的觀點與角度。無瑕的人物、完美的結局、平坦的人生,對於現今青少年的心理、社會與文化壓力著墨實在太膚淺。只能說,大人們太不用心,又太不用功,對節目對象的瞭解也不夠尊重。

半新半舊的論壇節目

 圓桌論談在公共電視的黃金時段播出,是一個週一到週五的現場帶狀節目。圓桌的討論議題在追趕時事上大約慢即時與每日所聞一拍。或許這就是圓桌的特色,希望以慢一拍的時間爭取多一分的深度。然而就節目表現來看,慢一拍或許可以在新聞熱度尚在半溫狀況下有些追蹤的效果,但是以目前的人力、經費與開播初期有待磨練的專業程度,慢一拍去追時間或許是不夠的,也因此在討論的內涵與深度上皆有主、客觀的缺陷。一次林肯大郡的週年報導,SNG作業的現場記者與攝影記者不純熟,受訪民眾更是無所適從。畫面取景上截左歪,麥克風錯置,資料消化不良,看到這一次節目的民眾,可能對公視的新聞專業能力大失所望。此外,圓桌論談需要現場嗎?現場的目的如果不是節目需要,除了用一個黃金時段的招牌節目來訓練棚內外現場作業能力,難道別無他擇?代價是否太高了一點?

心中無觀眾的藝文節目

 藝術文化節目也是公視的特色之一。有許多看得出來是不計成本的製作,如中國音樂情,大陸外景取材,音樂家的演奏、收音皆有可看、可讚之處,只是資訊組織不佳,似乎製作人心中沒有預存觀眾的形貌與設定,專有名詞的堆砌,密度過高的資訊,可能嚇走許多人。反觀其他類似的外片及文化性節目,則在目標觀眾上的設定與節目內容與呈現形式上都較為契合。公視可從外片看到什麼他山之石嗎?

 討論至此,似乎無可避免要思考公視存在的價值是建構在什麼的節目定位上?公共電視節目究竟能在什麼價值上與其他頻道有所區隔?依個人淺見,對目標對象的深入瞭解與節目的服務送上門的多重考慮應該是公共電視節目的主要能有別於其他頻道的作法。在節目的厚(各項前置工作的功夫下的課)與實(公視節目不只是稍縱即逝的頻道節目,必須能落實服務送上門的售後服務)對公視以初生之犢,背負著「上一代」的節目成品的沈擔,試圖「跨」出一大步,似乎寄望過高。

 然而,身為一個觀眾,我所擔心的是,公視是否能看到自己的缺點與盲點?在制度面上能否有評估機制來自澄自省?公視必須建立一套嚴謹的對自我要求,對民眾負責的節目品管。公視的每一個節目,無論是自製或委製與外片選購,應在既定的設台宗旨、價值與目標下嚴肅行事。管理階層的人如果在大方向,如頻道包裝與重要製播策略,如資源的分配與跨部門協調上有決策智慧與執行力,公視的第一步怎會如此凌亂無章? (本文作者者為政大廣電系教授) {MW}


回第八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