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廣角鏡】

文字與畫面是衝突的

────尹乃菁指電子媒體生態太年輕

採訪/何榮幸  整理/陳素玲


VBS尹乃菁從中國時報轉入公視,再到現在的TVBS,電子媒體資歷與平面 媒體資歷相當。在平面媒體衝鋒陷陣的日子,來自資深同事的新聞經驗,讓她得到 豐富的成長;電子媒體的快速影像呈現,則讓她在新聞臨場感上過足了癮,甚至考 慮在這個領域長久經營。從隱身幕後的報社記者,到幕前衝刺的電視記者,尹乃菁 對迅速崛起的電視新聞,有其個人深度的觀察與反省。

電子媒體是我的初衷

 問:妳原先在中國時報工作,在一般人眼中,算是不錯媒體,也具有自由派色彩,為何想要轉入電子媒體?

 答:我對電子媒體本來就有很大興趣,因為大學時曾經到台視實習,但當時覺得台 視內部鬥爭嚴重,以為電視台只搞鬥爭,不重專業。後來到中時實習後,就在中時 留任。

 直到公視招考時,就去報考,考上了,自然就前往,當時純粹認為電子媒體 是未來主流,也對具理想色彩的公共電視極具期待,因而決定離開中時。

 在中時的四年,正是我個人成長最多的期間,當時無論是同事、主管,都是我學習 的對象,例如陳守國、張叔明、夏珍、莊佩璋等人,都給我很多幫助。在中時工作 期間,也遇到不少好的磨練機會,對我個人是一段寶貴的學習經驗。

 問:妳是否想過如果妳是畢業後直接進入電子媒體,會有何不同?

 答:我想訓練過程可能較不紮實。中時對政治組記者要求較高,記者較為戒慎恐懼 ,文字力量極大,下筆自然較謹慎;電子媒體要求不同,基本訓練也差很多。

 問:從平面媒體的文字思考,到電子媒體的影像思考,有何不同?妳自己的調整過 程為何?印象較深刻者為何?

 答:文字思考與影像思考完全是兩回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公視處理的第一件新 聞─新黨成立,當時主管交代的新聞長度是一分半鐘,但我覺得新黨成立背景與其 後續發展極為複雜,新聞一做就是二分多鐘;後來主管告訴我畫面可以表達的東西 很多,不需敘述如此詳盡。

文字與畫面的吊詭關係

 「權力遊戲」這本書提到「文字與畫面是衝突」,以一位美國電視資深記者在總統 大選期間,剪接雷根曾經提出的選舉承諾批評當時的美國總統雷根只會作秀,並未 實現選舉諾言;事後他以為一定會受白宮責難,沒想到隔天一早來自白宮的反應是 「太好了」,其主要理由正是「畫面與文字是衝突的」,人們只看到精彩的畫面, 忘了內容講什麼。

 從文字思考到畫面思考,我大概花了幾個月時間適應;嚴格來說,到現在還在學習 如何將文字與畫面結合,覺得自己文字精簡度還不夠。

 問:據了解,電視新聞同業間對於非電視台出身的記者,比較可能出現排擠情形, 妳是否也曾遭遇類似問題?

 答:早期剛進入電視台時,難免曾遭遇類似狀況,尤其是後來進入TVBS,情況 較為明顯,主要是一些來自三台的記者,往往對於新聞部內的主管大部分來自平面 媒體不以為然,認為這些人不懂電視新聞,想出的點子也只適合報紙,不適合電子 媒體,因此雙方會有一些衝突。

 後來這類問題慢慢減少,原因是電視台的記者都很年輕,資歷很淺,雙方不致出現 太大衝突。

電子媒體環境太年輕

 問:這幾年有線電視台大量崛起,從平面媒體轉戰電子媒體的新聞工作者不在少數 ,是否大部分皆可以調整得很好,好像也有不少人最後又離開,妳所知情形為何?

 答:據我觀察,從平面媒體進入電視台,心態很重要,很多人無法從平面思考轉到 影像思考,甚至不敢承認自己對電視新聞就是不懂,可能就會出現心裡障礙。 不過,很多從平面媒體進入電視台者最後決定離開,也許不是因為表現不好,而是 不習慣電視作業,或認為電視新聞有其侷限。例如同樣是一則五百字分析稿,如果 是出現在電視上,也許兩分鐘唸過去就沒了,沒有及時看到的人就是看不到;但是 如果是在報紙上,還可以引起大家討論。

 問:妳是否也曾考慮回到平面媒體?還是認為自己會一直留下來?

 答:我的確曾經想過回到平面媒體,有點矛盾。一方面覺得電子媒體傳遞速度極快 ,面臨重大新聞時,臨場的新聞感往往讓我覺得很過癮;但是如果想要深度表現一 些議題,就會覺得文字表現還是很吸引人。

 此外,電視台最大問題是可以學習及指導的對象很少,整個環境太年輕了。像我自 己成為主管,每次告訴別人應該怎麼做時,心裡都會有點懷疑:「這樣做對嗎?」 在我對媒體作業還不純熟時,就要指導別人,「但誰來教我呢?」。不過,我認為 自己還沒有學過,仍會再留一段時間。

成名不代表成熟

 問:妳自己對電子媒體環境有何看法?現在電視新聞頻道至少十五個,同質性相當 高,很多都是相同畫面,妳認為影像思考還那麼重要嗎?

 答:電視台最大危機是成名太快,很多人才大學畢業,做了一、兩年新聞就打出知 名度,就會認為自己還不錯,其實距離成熟的記者還很遠。我想整個管理階層的想 法很重要,如果不加強對電視記者的深度要求,記者很容易自滿,「但是到現在未 看到主管階層曾經採取行動改善這個文化」。 {MW}


回第八期目錄